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直接冲击着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握新特点,做到与时俱进,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要认真回答的重大课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社会的大变动中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新变化 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离不开一定环境的影响。正确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自觉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的基础。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的大格局和大趋势并未改变。尽管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局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正在发生着冷战结束以为最为深刻的变化,难以预测和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在美国发生的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依然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所面临的难得的机遇:美国为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需要与我合作,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我进一步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9·11”事件后,国际投资寻求安全的环境,而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受到各国普遍青睐,有利于我们吸引外资和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变,我们面对的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 从国内情况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经济利益矛盾突出。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经济成分、组成形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客观存在导致了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出现,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和雇佣劳动者,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和利益群体,如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独资与合资企业、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这些深刻的变化,打破了或正在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经济利益的矛盾成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最突出的矛盾。管理者与生产者、干部与群众、在岗的与下岗失业的、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的磨擦主要是经济利益的冲突。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要遵守其基本原则,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这将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同时也将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趋势日渐明显,特别是教育的国际化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冲突与融合、对峙与整合的矛盾状态之中。文化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断加快了各类文化信息、技术流动的速度,人的个性的表达越来越迁就于网络化的世界,人们有了多方面的资讯和消费选择,越来越感到生活在“地球村”。 以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着深刻影响。 1.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复杂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的斗争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以前那种激烈对抗的冷战气氛,被掩盖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交往与活动中,手法的翻新,使得这种斗争从政治的层面走向了社会的层面,意识形态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为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已经绝迹多年的看手相、看风水、烧香拜佛等封建迷信思想死灰复燃,各种唯心主义、有神论和伪科学的思想观念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无神论和科学思想争夺群众,“法轮功”就是突出的表现。入世后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必然导致一些意志薄弱者或涉世未深的年青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背弃。 2.中西文化价值冲突激烈。加入了WYO,意味着我国必须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互相开放市场,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如果我们过于顾及中国特色,会使我们在许多方面达不到国际准则的要求而陷入被动。国际准则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观念也随着快餐店、零售业、摇滚音乐、影视、时装涌入我们的生活,西方企图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给我国,利用民族、宗教、西藏、台湾等问题,向我国发难和施压,逼迫我们改变社会主义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人们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从而动摇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削弱共产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淡化人们的爱国情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冲击。 3.思想理论领域出现了一些杂音。应该肯定的是,思想理论领域的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地方。一些理论工作者夸大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歪曲党和人民的奋斗历史,有的甚至公开鼓吹“全盘西化”,经济上推崇私有化,主张把国有企业全部“民营化”;政治上鼓吹资产阶级的多党制、议会制,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这样一些错误的理论信息,给人们以误导,使得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在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上,根据湖北省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统计,41.38%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走向趋同”,38.0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对于党的领导,多数学生认为除了共产党外,没有其他政党和组织可以替代,但如果讨论共产党好在哪里,则有部分学生“说不清楚”。这些深层次问题如何解决,不能不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