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毛泽东曾经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农业、解决农民问题的道路,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才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道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农民的第二次解放。正是这场伟大的变革,导致了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农民思想的大解放,农村社会的大进步。同时也给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和经验。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当前在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社会因素。对于这些问题,如果认识不足、把握不住、引导不当,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奔小康的进程。因此,进一步关注农村问题,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仍然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正确认识、全面分析新时期农民的经济状况、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农民的思想特点 众所周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把农民从完全依赖集体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中解放出来。党提倡的富民政策使农民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接受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富裕起来才是光荣的这个正确结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广大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农村迅速恢复了集市,建起了市场,办起了工厂,掀起了“民工潮”,实施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农民的经济状况逐步改善。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农民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新的追求。 但是,整个农村经济并不是均衡发展的。相反,不平衡的问题在有些地方越来越突出。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民的贫困差距由1978年的2.9倍扩大为1994年的6.6倍。东部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民大部分早已解决温饱,走在奔小康的大道上,少数甚至已跨入现代生活水平。然而到1995年底全国仍有6500万农村贫困人口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地域的不同造成的差距。有关资料表明,十几年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大体已分化成农业劳动者、个体劳动者、乡镇(私营)企业职工、管理者四个阶层。作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大部分文化较低,而且生产劳动强度大,收入不稳定,有的限于自身条件又很难转向非农产业。这部分人既不满自身现状但又一时难以摆脱贫困。作为拥有一技之长或经营才能的个体劳动者,不少离土离乡凭自己的技艺和能力办企业搞经营,既能够直接承担市场风险,又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大多是农村先富裕起来的阶层。在乡镇各类工商企业谋职的企业职工,亦工亦农,经济上处于中等,意识上比较开放,是农民中初具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对发展前景充满向往的阶层。作为乡、村和乡镇企业从事领导和经营管理的领导者,文化相对较高,收入也较一般劳动者丰厚。这是一个政治参与意识强、经济上相对富足的农民阶层。即使这样,从整体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湖南省娄底地区城乡居民人平收入差距为377元,收入比为1.88:1;1991年差距为780元,收入比为2.31:1;1995年差距扩大到2495元,收入比为2.91:1。可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群众共同富裕的政策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同时我们发现,虽然共同贫困的局面已经消失,然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却存在很大的距离,甚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贫富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因此,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避免两极分化,把贫困差距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是党和政府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也是当前农村中最突出、最敏感和影响稳定发展的问题。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确实使农民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在政治上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农民逐渐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大大增强。农民对自身劳动力、资金、资源的投向和配置,优先考虑的已不再是自身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然而也由于前面分析的农村贫富差别拉大的实际情况,使农民的攀比心理随之产生,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调查表明,这种变化,在农民的不同阶层中又有不同的表现。贫困户农民由于经济地位低,造成社会地位不高,大部分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成为农民中最自卑的一个群体,其中一部分人怨气大,特别是对“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产生疑问,抱怨政府的政策是帮富不帮穷,认为党现在已经不再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了。已解决温饱的农民,尝到了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发家致富的甜头,很自觉地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而对党风和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很反感。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是农村改革开放中最大的受益者,因其经济地位较高,在农村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这部分人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往往更为复杂。一部分人继续保持农民朴素的本质,是农村中带领农民致富的榜样。而另一部分人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封建落后思想的侵蚀,或违法犯罪,或贪图享受,或腐化堕落,或投机经营。有的甚至依仗自己较强的经济实力,凭借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拉帮结派,蛊惑群众,把持乡村事务,致使宗族势力抬头,迷信活动猖獗,严重影响农村稳定。由于农民结构呈现着复杂状况,因此,给农村社会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第一,农民与干部和基层政府的矛盾。由于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引导,加之物质利益的驱动,一些农民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也日趋淡化,有的甚至以损坏集体的、公众的利益来满足自己发家致富的欲望。又由于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集体经济被削弱,公益事业受到影响,基层政权失去了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但是乡村二级一些必要的公益事业开支又不断增加,基层干部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从而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引起农民对基层政府和干部的强烈不满。第二,农民内部的矛盾。首先是贫与富之间由于经济上的差距,造成了生活方式上、心理上、政治地位上的反差。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有些并非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而且又财大气粗、盛气凌人,有的甚至无法无天、横行乡里,使其他农民在心理上产生很大反感。而生活相对贫困的农民,由于温饱问题难以解决,往往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既对富裕户敬而远之,又不满现在的生活现状,甚至对党的富民政策产生怀疑。其次是宗族、宗派势力抬头,迷信活动风行,社会道德风尚出现了滑坡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