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驱动机制  

作者简介:
张吉昌,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龙静,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泽民,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内容提要:

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冲击为观察窗口,本文基于“资源-能力-关系”的理论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驱动机制,检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沉淀性冗余资源、管理者能力、创新能力、员工薪酬激励和企业社会责任六个条件对组织韧性的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驱动机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资源-能力-关系驱动型;资源-能力驱动型;资源-关系驱动型。(2)无论民营企业通过哪条路径构建组织韧性,资源(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或沉淀性冗余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驱动条件。(3)相较其他条件而言,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管理者能力与创新能力对民营企业组织韧性的形成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4)在一定情形下,资源、能力与关系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研究结论为揭示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的组织韧性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22 年 08 期

字号: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经济发展可持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不同产业和微观企业产生重大冲击。业界和学界对此广泛关注并激烈讨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的组织韧性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也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3]。企业若不具备组织韧性,就会在“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面前不堪一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企业的组织韧性如何形成成为当前极具理论突破性和实践需求性的热点话题[4]。

      组织韧性作为韧性理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延伸,是指组织在遭受危机事件冲击后能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结果[3]。企业的组织韧性越强,越有能力识别和应对危机事件冲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实现损失最小化、生存概率最大化的目标。围绕组织韧性的相关主题,学者们主要基于资源、能力和关系视角开展研究[5],其中,资源视角主要探讨企业的资源基础对组织韧性的影响;能力视角探讨企业核心能力如何成为组织韧性的驱动因素;关系视角则探究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储备对组织韧性的作用。事实上,学者们已经对组织韧性进行了长达近40年的探索,在丰富和加深人们对组织韧性的理解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的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三点不足:第一,在理论视角方面,现有研究大多专注于对单个理论视角的检验[6],忽视不同理论视角之间的协同与整合,这不利于识别组织韧性形成的关键条件[7]。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检验单个变量的“净效应”,而没有揭示多个变量间的“联合效应”。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高韧性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并非单个因素的“净效应”结果,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受到不同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5],但传统回归分析却无法很好地解释这种因果复杂性问题[8]。第三,在前因互动关系方面,鲜有研究对不同因素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索,而多种因素间的互动可能产生互补作用或者替代作用,这限制了管理者对组织韧性形成的背后资源、能力和关系等多重因素间协同匹配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理解。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借助组态视角,尝试整合不同的理论视角,实现不同视角之间的协同与互补,而不是继续割裂不同视角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冲击为观察窗口,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使用中国1356家民营上市企业样本,基于“资源-能力-关系”框架,通过研究资源、能力和关系三个关键因素对组织韧性的影响,识别出高组织韧性的驱动机制,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存在哪些条件组态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组织韧性;(2)哪些条件对于组织韧性更为重要;(3)哪些条件间存在匹配与替代关系。

      二、文献回顾与组态模型

      (一)文献回顾

      韧性最早是属于材料学的概念,其本意是“反弹”,后被引入生态学、灾害学、气象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梅耶(Meyer,1982)率先将韧性引入组织管理学领域,拉开了组织韧性研究的序幕[9]。由于韧性的研究具有多学科性质,学术界对组织韧性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但普遍从特质观、结果观、能力观和过程观四个视角来界定组织韧性。持特质观的文献将组织韧性视为组织应对外部逆境事件冲击的理想特征和品质;持结果观的文献将组织韧性看作组织在意外事件中恢复和生存的结果;持能力观的文献将组织韧性界定为一种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和实现恢复的能力[5];持过程观的文献认为组织韧性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组织在过程中不断调整组织战略、行为模式以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的干扰。基于本文的研究情境与研究问题,本文从结果观出发将组织韧性定义为组织在遭受危机事件冲击后能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一种结果,具体到企业层面的结果,即绩效或者股价的恢复。组织韧性是一个极具情境性的变量,韧性基因根植于组织内部,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时,组织韧性将被激活。因此,以往研究多将危机事件作为组织韧性的观察窗口,如美国“911”事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通过考察企业在危机后的经营状况来推断组织韧性。围绕组织韧性现象,现有文献形成了组织韧性研究的三大视角:资源视角、能力视角和关系视角。以下将系统阐述三种理论视角在解释组织韧性时的差异化逻辑以及关联性。

      1.资源视角

      资源视角的核心逻辑是将企业视为资源的组合,危机发生后的资源约束会成为掣肘企业恢复的致命问题,因此企业的组织韧性植根于其异质性资源,其理论基础主要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冗余理论。根据资源冗余理论,可以把组织冗余资源划分为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和沉淀性冗余资源,现有研究主要探讨这两类资源对组织韧性的作用。一方面,学者和实践者普遍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视为企业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大量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论断。已有研究发现现金持有水平[10]、财务资源[11]对组织韧性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已有研究探讨了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危机企业的缓冲作用,包括研发投入[11]、知识资源[12]等。总体而言,冗余资源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并没有得到统一结论,冗余资源对危机中的企业而言可能是“杀手锏”,也可能是“绊脚石”。例如,托尼亚佐等(Tognazzo et al.,2016)发现,小型企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研发投入并没有提升企业从危机中恢复的速度[11]。李晓翔和刘春林(2010)发现,冗余资源效用的大小受到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的影响[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