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知识的理论来源、内涵界定及其获取模型构建

作者简介:
单标安(1987-),男,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吉林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成员;陈海涛(1970-),男,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喜凤(1987-),女,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彪(1988-),男,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cb1512453@163.com(吉林 长春 130022)。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业知识对新企业创建及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创业知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创业知识的理论来源、内涵及如何获取创业知识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梳理了创业知识的理论来源、概念及内涵,发现创业知识来源于资源基础观,并且学者们主要从创业要素和具体职能角度来理解创业知识的内涵。随后,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结合创业学习相关研究,探讨了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创业知识的动态变革过程,发现新企业在创业动机阶段、创建阶段及成长阶段所需的创业知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采取不同的知识源和创业学习方式加以获取,从而指导创业者在不同发展阶段灵活地运用相应的学习方式以获取创业知识并成功创建新企业。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5 年 12 期

字号:

      创业活动反映的是创业者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背景下探索和利用机会的过程(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正是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创业活动(机会开发过程)充满着未知性,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创业者在3—5年内失败了。针对这一问题,大量的学者展开了研究,从创业特质论到机会视角或资源视角的行为(或过程)研究,都试图揭示创业的机制和规律。

      最新的研究显示,学者们开始从创业学习的视角来揭示创业过程和规律。在创业特质论已经受到较多学者质疑(Cope,2005),并且作为创业实践中密不可分的要素,机会开发与资源开发一直被孤立研究的背景下(蔡莉和单标安,2013),创业学习视角的研究强调创业者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很好地弥补了创业特质论的不足(Politis,2005),并能将机会开发和资源开发相融合。该视角也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创业活动的重要特征(即不确定性),探讨如何借助学习机制去解决创业困境(单标安等,2014),从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目前创业学习研究存在瓶颈,大多数学者只是简单运用组织学习的相关观点来解释创业学习问题(如Harrison和Leitch,2005;赵文红和孙万清,2013)。虽然二者的核心都是组织(或个体)获取知识的过程,但它们的本质区别依然没能揭示。这种“偷换概念”的嫌疑极大地弱化了创业领域创业学习理论的关键地位。

      关于创业学习与组织学习的本质区别是迫切需要解决同时又让研究者棘手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关键的突破口在于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Harrison和Leitch在2005年ET&P杂志的专刊中提出创业学习研究需要考虑具体的创业情境。开展创业学习是为了建立起“创业型”组织,从而顺利地开发机会或资源以成功创建并发展新企业,而组织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从而适应环境变革以建立核心竞争力。虽然创业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结果都是创造知识,但前者基于创业情境,主要针对新企业,获取的是创业知识,而组织学习来源于对成熟企业的研究,获取的是一般性知识。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创业知识”这一主题①。

      因此,关于创业知识的研究应当成为创业研究的重点问题。然而,目前的研究更多地探讨学习过程和机制问题,忽略了对能界定创业学习概念边界的创业知识这一问题的研究,仅有少数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探索,如Alvarez和Busenitz(2001)、Politis(2005)、Roxas等(2008)等,但依然较为薄弱。目前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学者对创业知识的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虽然有研究关注了经验、教育或网络对创业知识的影响,但忽略了创业活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鲜有研究将创业知识与关键创业要素或任务相结合,从动态视角来揭示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需要哪些创业知识以及如何获取这些创业知识。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对创业知识的理论基础、内涵进行深入总结,并试图结合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任务需求构建创业知识的动态获取模型,以弥补已有理论的不足,为后续创业学习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从实践角度指导创业者结合新企业所处阶段灵活运用不同的知识源和学习方式获取创业知识。

      二、创业知识的理论来源及其在创业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创业知识的概念较早出现于Kirzner(1979)的研究。该学者将创业知识与一般性知识相区分,将其看作是获取/配置信息、资源或一般知识的知识。Kirzner的观点尽管较为抽象,但却是后续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源基础理论的确立为创业知识研究提供了理论根基,并将其看作一种特殊的创业资源。根据资源基础观,识别、获取及整合资源是创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创造价值的核心问题(Lichtenstein和Brush,2001)。Barney(1991)认为企业包含着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带来竞争优势,关键在于这些资源是否具备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而创业知识作为典型的无形资产恰恰具备了这些关键特征。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提出机会开发过程视角的创业研究,指出不同个体对机会识别和利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个体间的创业知识(信息)存在差异。在此之后,相关概念开始受到学者重视。同一时期,围绕如何获取创业知识的学习理论开始兴起,如Cope、Rae等学者开始建立早期的创业学习模型。Alvarez和Busenitz(2001)在“The entrepreneurship of resource-based theory”一文中基于资源基础观对创业知识的内涵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他们沿用了Kirzner的观点,认为创业知识代表着如何利用概念化、抽象化知识去找寻、获得有潜在价值的资源并加以整合、利用的能力,并为创业者找到高效配置专有知识(specialized knowledge)利用市场机会创造利润的方式和方法。紧接着,Alvarez和Barney(2004)借助“经济租”的概念,进一步探讨创业知识在新企业创建过程中的内在机制。由此,关于创业知识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创业实践中,多数创业者往往较为乐观,没有充分掌握如何经营新企业的知识,没有获取足够的市场信息(如顾客需求、竞争强度等方面),缺少充分的准备和对风险、不确定性及其后果进行理性分析,即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Politis,2005),过于依靠自身有限的经验。创业是复杂的活动,需要创业者获取多方面的创业知识(包括产品、市场、战略等知识),以创建和管理新企业(Widding,2005)。这些创业知识可以帮助创业者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创业活动可能存在的困难,从而做出理性决策。因此,创业知识被认为是决定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Tardieu,2003)。那些有过创业经历、管理企业经历的创业者之所以更可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积累了相应的创业知识(Politis,2005;Sexton和Holcomb,2009),从而使创业者对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因而更有助于激发创业意愿(Roxas等,2008;Roxas,2013),促进机会的识别和利用(Tardieu,2003),提升新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Alvarez和Busenitz,2001),克服新企业的新生劣势(Politis,2005)以及构建竞争优势等(Widding,2005;Fong和Dettwiler,2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