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0)08-0066-05 面向21世纪的企业管理应高度关注两大趋势:一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21世纪回归;一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一体化下的新经济成长,我国管理学思想将从前一个时期的西化逐步转上中西融合化,我国的管理理论也将在兼容百家中跃上新水平。这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先生在6月16-18日“面向21世纪的企业与市场”学术研讨会上强调指出的一点。研讨会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主办、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承办、《管理世界》杂志社、《学术研究》杂志社、羊城晚报《财富周刊》协办。会上,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汇聚中山大学,围绕会议主题,从企业与市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机制与条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新经济时代向管理提出的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议期间专设的“企业论坛”,让企业家与专家学者直接对话,切磋问题,交流思想,效果明显。对研讨的结果我们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新世纪的管理思想回归与创新 今天的中国正举步迈向21世纪,21世纪的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确令人神往,而21世纪的企业管理问题更是紧紧地牵动与会专家学者的心。苏东水教授一席《管理的挑战》的发言始终吸引着与会代表的注意力。他的话题从为什么要讨论管理的挑战开始。他说,“入世”在即,我国面临诸多重大挑战,而我国的管理如何转上国际先进水平,管理理论如何从前一个时期的西化转变为中西融合化,则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大问题,也是应对“入世”和新经济高速成长的挑战而必须作出的思考。苏东水教授根据其多年的研究与观察,感觉到在新世纪有三方面的管理思想将遵循着从中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到中方的转变与回归:一是关于人本管理思想的回归。人本管理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中国古代形成,然后流传到西方,再在西方得以发展形成学派,又传回中国的过程。比如上海在其“21世纪战略发展计划”中将“以人为本”列入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中。二是人德管理思想的回归。中国上古时代就已提出“德为贵”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西方也认识到这一思想的重要,许多大学的MBA课程中都加设《管理伦理》课程,中国更有必要完善这方面的思想,以促进市场经济的更深入发展。第三是人为管理思想的回归。对这种思想的回归,他认为得先从管理的本质谈起。有关管理的本质的涵义,古今中外不尽相同。孔子认为管理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修己安人”;道家的“无为”思想中强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荀子在《性恶篇》中谈到“人本性恶,使之善者伪也”的思想,一个人要有由恶变善的行为;《红楼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学说之父”泰罗等人的管理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或可称为西方管理思想的“祖母”。融合是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主流,在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条件下,必须把建立和确立具有东方管理文化特色,兼容中西管理思想,且得到世界公认的中国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标准与规范的全面引入,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上新水平,也同时使我国在管理上的差距凸现出来,为此我国的企业必需着力于管理创新,以缩小这一差距。与会专家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新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管理创新是处于管理转型期的创新,管理创新的重点选择应与管理转型期这样一种时代特点相联系,必须连同战略创新这样一种时代规定性一起来思考。管理创新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思想、战略思想并列起来赋予新的词汇,不是一成不变地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来建立我国的管理体系,也不是徘徊于中西之间的“中体西用”,而是走出以往的套路,站在东西方不同管理文化基础上对管理及战略思想进行重组与创新。管理转型是包括管理组织、管理主体与客体、管理目的、管理任务以及对管理态度、思维方式在内的整体管理转型,它伴随社会转型而来。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进程加快、变革速度加快的时代,适应快速变化着的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要求,战略管理研究不能只属于某种文化体系,而是需要基于整个东西方管理文化相融合的战略管理创新。西方国家有丰富的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中国则有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和战略思想。新的战略管理理论将在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交汇中形成。 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密集型企业将在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财富的积累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类企业基于对知识与知识专家的重新认识与重新设置而区别于一般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它不是传统层级化或部门化的等级组织,而是一种强调相互学习、相互交换知识的开放式网络组织,这一变化势必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挑战。一些代表指出,这种企业的管理集中体现在与客户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在发现和利用协同效应的过程中,强调对知识与知识创新的管理,这是一种多样化的柔性的管理,管理者相当于环境和企业之间的战略经纪人。 二、硅谷的企业再生循环系统及其启示 迈向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的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发展中问题是,以知识为关键资源的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新科技的产业化过程趋短,高新科技对企业的快速进入使现有企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交易方式等发生革命性影响,使速度成为企业发展中一个关键性变量;一是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兴起,对企业结构,对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的冲击与影响。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关系变革的重大作用与影响,与会者主张进一步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且富有实效,近期首先是更新管理观念。从根本上弄清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规律、条件与机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山大学毛蕴诗教授以硅谷为对象,深入剖析了当代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与运行系统特征,并据此而提出有效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毛教授认为,目前人们仅仅把硅谷看成为一个科学园区,这是不够的,一批高新科技企业集中在一起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硅谷”。硅谷集中体现出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与市场关系,是新经济条件下一种定价机制,也是对市场不完全的克服;它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推动了公司经济与企业家型经济的迅速融合,在淘汰与创新的交替运动中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企业进步的再生循环系统。为此,要从我国的要素市场和市场机制特点出发,积极培育高科技风险企业的融资市场,为高科技企业创立和进一步发展提供风险资本;建立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的进入与退出提供条件,建立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制度,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及其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其次,重视未来的社会文化、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不确定的技术与市场风险,使拥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精神同高科技企业的创立发展紧密相连。第三,营造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做大的环境,改变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小而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