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提出 创业活动为何发生?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创业活动获得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创业研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创业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创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Shane,Venkataraman,2000;Busenitz et al.,2003),这些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探索各类管理要素在创业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并且提出了大量以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创业资源等要素为核心的创业模型(Sahlman,1996;Timmons,1999)。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所关注的往往是已经成立或者即将创立的企业的发展规律,很少关注未实施创业行为的社会普通人群。与之相对的是针对创业倾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众多学者开发了与创业倾向有关的研究框架和测量工具,并且借助实证数据予以验证,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研究成果。相对上一类型的研究,创业倾向研究强调了个体对于创业行为的认知和意愿对于最终创业决策的影响,因此,其研究边界集中于未创业的人群(Bird,1988;Krueger,Carsrud,1993;Krueger,Brazeal,1994)。尽管如此,这一类型的研究将重点集中于个体心理层面,忽视了与创业行为相关的战略、资源、机会等要素的角色(虽然创业活动还未发生,但是这些因素的影响仍是存在的)。因此,上述研究在回答创业活动为何发生这一问题上还不能够提供充分的理论解释。 与本文高度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区域创业活动发展的差异,这是由于世界范围内创业活动的不平衡发展所引发的研究议题。如果能够找到区域内影响创业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创业活动的发生机制也就显现出来了。在以区域作为研究背景的文献中,大量研究主要关注了区域创业环境(environment)的发展特征及其对于创业活动的影响(Gnyawali,Fogel,1994;Fogel,2001;Edelman,Yli-Renko,2010),同时,由美国百森商学院发起的《全球创业观察报告》影响力更大,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调查各地创业环境,拥有大量的实证成果(Levie,Erkko,2008;Valliere,2010)。除了环境以外,类似的概念包括创业背景(milieu)(Hansen,1990)、创业气候(climate)(Goetz,Freshwater,2001;Wilkinson,2006)等。这些研究都从不同侧面研究区域要素对于创业活动的发生过程的影响,它们的研究框架主要涉及宏观层面的区域特征,例如区域的社会、人口、经济等指标,即使是以社会人群调查作为数据主要来源的全球创业观察报告,其调查过程和调查内容也是邀请受访者对区域宏观经济环境进行评价,并未涉及太多受访者自身的微观特征。由于缺乏微观个体行为因素的最直接观测和分析,上述研究忽略了创业活动的微观发生机制,而这一机制正是区域创业活动差异的微观基础。 因此,已有研究的现状为本文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线索:一方面,创业活动的发生机制研究不仅需要面向创业者,更需要面向更大范围的未创业人群进行考察,从理论上解释创业行为的发生机制:另一方面,大量对于创业活动存在影响的因素需要整合在一起,特别是当将区域作为研究背景时,宏观层面特定的区域变量以及微观层面个体的属性特征均需要纳入到研究框架之中,才能形成较完备的研究结论。 二、本文的理论基础——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拓展 本文对于创业活动发生过程的考察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微观的层面针对普通人群的具体情况,研究其决定和实施创业行为的过程,这是本文的起点;在宏观层面则注重将特定宏观因素纳入到微观的创业过程中,从而形成特定的宏微观相结合的创业行为发生机制。 微观层面,我们借鉴了已有创业倾向的研究成果。倾向是对行为的直接激励因素(Ajzen,1991)。所谓创业倾向就是指微观个体对于未来是否执行创业行为的主观看法,体现了个体对于创业行动本身以及创业行动所依托的社会环境的基本假设,并且是唯一可用来准确预测创业行为的工具(Ajzen,2001;Linán,Chen,2009)。在已有的创业倾向研究中,大量文献所共同遵循的一个理论源头是由Ajzen(1991)所开发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DB),如图1所示。
图1 计划行为理论示意 资料来源: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 该理论总体上认为倾向是对于个体目标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个体的态度、信仰、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要素则通过倾向的中介作用影响目标行为的发生,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将倾向的先决变量分为三个方面:个体对于目标行为的态度(attitudes toward the behavior)、个体的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个体感知到的对于该行为的控制力(perception of behavioral control)。在之后的大量创业倾向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开发了大量命题,并予以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