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执行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晓庆,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浙江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浙江 杭州 310058;许庆瑞,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浙江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浙江 杭州 310058

原文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从战略与组织作用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机制研究中发现: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短期绩效目标对战略目标的侵蚀。企业可通过降低绩效目标来打破恶性循环,形成绩效与创新能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另一个更加可行的策略是,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和激励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形成能力优先的资源分配原则,进而从根本上确立战略目标的优先地位,保证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DOI:10.3785/j.issn.1008-942X.2010.06.241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形成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能够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转型和升级提供重要保证。

      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中国企业已具备很强的技术模仿能力,但很少有企业能够走出模仿的境地,进入自主创新阶段[1]。即使在国际上竞争力比较强的中国通信设备产业中,多数企业仍处于以模仿为主的静态能力阶段[2],在动态能力方面,只有少数企业达到了比较高的第四层次(创造性模仿),很少有企业达到最高的第五层次(自主创新)[2]。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但浙江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同样缓慢。虽然浙江企业研发投入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总体上看,研发投入强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创新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省仅有24.5%的工业企业拥有创新研发机构,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也仅有36%的企业拥有创新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63%,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差距很大。浙江大部分工业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水平仍不高,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新产品数量仍然很少,多数企业还是通过追随和效仿市场上类似的产品来获取经济效益①。

      2009年,我们在浙江企业中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从前期收回的153份调查问卷中剔除48份不合格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105份,样本企业覆盖浙江省内五个市,涉及电子、机械、纺织、轻工等行业。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②,善于吸收和利用来自于外部的技术和知识,不断地对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改进,能很快地吸收、掌握和运用引入的设备和工艺,这三个题项上的得分均值要高于其他题项。这说明浙江企业吸收和利用技术的能力比较强,擅长将外部的技术和知识拿来为自己所用,能够将引进的设备和工艺较快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同时它们也会对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一些改进。但统计结果也显示,在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产品平台的构建能力、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选择机制、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等题项上的得分均值低于其他题项。这些得分均值低的题项反映了浙江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不足,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没有很好的产品平台的构建能力,产品在技术上没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中国企业通过二十年的技术引进,到2000年已形成较强的基于技术模仿的加工制造能力,但此后在向基于自主创新的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却步履蹒跚,转型升级至今没有完成。那么,是什么因素在阻碍中国企业的转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障碍,使中国企业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

      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宏观层面主要从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方面寻找原因,而微观层面主要从企业战略与组织方面上去寻找原因。本文定位于微观层面,利用系统动态学进行模拟和策略分析,希望从企业战略与组织方面寻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的原因,并由此提出改善企业战略与组织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二、战略与组织影响创新能力提高的机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3-4],形成了公认的技术能力提高的模式: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这一模式确实从本质上刻画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基本过程,但显得比较粗糙。随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的研究大大丰富了对此模式的认识[5-8],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予阐明[9]: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实际上,技术引进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既有设备等硬件,也有专利、图纸等软件知识,因此,不同的技术引进会有不同的消化对象,所获得的技术知识也不同。如果引进生产设备,那么消化的就主要是生产技能和工艺知识,而不是创新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如果仅仅停留在生产制造技术上,那么消化吸收的技术也仅仅是制造技术,提高的也仅仅是制造能力,而非创新能力。

      因此,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仅仅通过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就能够实现的,还必须完成企业战略的转换与创新。这是一个转换学习与战略性学习相伴随的过程,因为“破”与“立”必然是相辅相成的。应该说,技术学习的这个阶段已经不是狭义的“技术”学习了,而是企业战略逻辑的建设和战略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自主创新阶段,企业更重视长远的战略发展,即新业务和新产品思想的挖掘和评价。因此,此时企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洞察力,以及将这种洞察力转化为实际行动目标的魄力。

      那么,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缓慢是否可归因于企业战略转换与创新的不足呢?一些实证研究确实可以证实这一点,如对中国通信设备产业的研究发现[2],大多数企业都致力于高显性的技术战略投资(如购买设备与专利技术占69%),只有少数企业致力于低显性的技术战略投资(如工艺改进占30%,员工培训占14%)。显然,基于模仿和制造能力的技术战略在中国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