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刘献君(1945—),男,湖南宁乡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大学德育研究。

原文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育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运用哲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高等教育中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对立统一的教育与办学、教育与成才、层次与水平、教学与科研、成绩与问题等关系进行辨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提升高等教育实践的品质。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0)08-0001-08

      教育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融于家庭、同伴群体、学校、社会等不同群体和领域之中。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关系群体中的教育现象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这些规律和特征的把握则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维与哲学理论的指导。正如叶澜教授所言:“哲学在理论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对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高等教育的理解,我们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的内在基础进行探究,把握教育的目的与价值,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实践的品质。笔者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对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曾提出过一些观点。例如,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偶然的;大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优秀大学生成长的关键,大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加温、淬火”的作用;大学教育应起于知识、止于境界;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不能用无知去研究未知,有多少资料做多少东西,结论是“长”出来的,“通”是学问的最高境界,读自己这本书等。本文运用哲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中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纠缠不清,既对立又统一、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辨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共同讨论和思考。

      一、教育与办学

      教育与办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办学是为了教育,但不等于教育。在处理教育与办学关系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高等学校领导者往往考虑比较多的是办学,如学校的稳定、改革、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校资源的获取、教师的引进,学校的招生、毕业生就业等,这是必要的,但容易忽视教育自身,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在对教育的评价中,容易将办学中的问题与教育中的问题混为一谈,以办学中出现的问题来否定教育。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也往往研究办学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研究教育自身的问题相对较少。

      学校可以兴教育,也可以灭教育;学校可以培养人才,也可能毁灭人才,关键在于其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成长、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不断地对教育进行哲学思考以把握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我国的孔子、孟子等先贤以及《学记》、《大学》对教育都有深刻的论述。西方的哲学家、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是逐步深入的。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把人们从天上带到人间,认为教育目的是把人的心灵引向卓越与崇高,提出“教育即回忆”的主张[1],但是他提出的教育对象仅仅局限于“自由人”。夸美纽斯将教育的首要问题归结为“平等”,认为教育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2],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斯宾塞将教育的目的归结为“为完美生活做准备”[3],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从而以科学教育取代古典教育。杜威则进一步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教育要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教育即经验。[4]这些思想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活动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哲学问题是:教育如何回归生活又超越生活,追求现代化又不失古典情怀?

      由于大众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导致办学者在教育中忽视了人,特别是忽视了对人的思想、智慧、灵魂的塑造。学生认为自己到大学来是学知识的、学专业的;教师则认为自己是教知识、教专业的,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教学成为大学教育技术化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正如布鲁姆所提出的“大学里所有的是一堆互不相关的系,各自教授的是专业学科,这些学科……它们之间殊少一致,既不能从任何单独的学科也不能从所有的学科中明显地看到某种人生观和和世界观。最重要的问题始终被遗忘,甚至对大学整全性或生活整全性的理性讨论的手段似乎都已经消失了”[5]。学科专业、课程的统领靠什么?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靠什么?靠哲学。“教育的一切主要问题,在实质上都是富于哲理性问题”(奈勒),“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史密斯),“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杜威),“夫哲学,教育学之母也”(王国维)。从教育目标看,教育的目标是从人的自我认识开始的。提高人的自我认识靠哲学。教育的哲学本性意味着让人们超越具体的感性经验,达到对世界整全的把握,让人不断地敞开自己,由此而启发并扩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提升人自觉的主体意识,启迪自我人生在世的审慎德性。[6]从人的生命过程看,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过程,生命是在不断形成的状态下进行的,人们需要不断追寻生命的含义。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将伴随人的一生。

        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校教育,为了教育,需要办学。首先,必须十分明确,办学是为了教育。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第一,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的。例如,一所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本校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的,但在工作中,办学者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如招聘教师的条件中仅仅列举“211”、“985”大学毕业,博士,科研成果水平等方面,而关于学生成长方面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极少。这一方面,蔡元培先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出任校长半月不久的1917年1月18日,蔡元培即致函吴稚晖,申明了他的用人方针:“大约大学之所以不满人意者,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革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在延聘纯粹学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7]第二,学校制度要有利于学生成长。制度决定和限制了人的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激励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制度的制定中,要将激励和推动学生成长、发展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第三,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成长依靠学生个体与学校文化氛围的相互作用。在办学中,要通过物质环境的建设,学术、人际氛围的营造,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