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经营”策略谈

作 者:

作者简介:
阎胜科 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原文出处:
经济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所谓“缝隙经营”策略,是指中小企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多要素并存、多渠道流通的经济条件下,为追求企业最大满足所采取的从规模性网状化构成集团的自然渗漏中广觅互补对象,并植入本企业行为意志,实现跨越功能性辐射圈的行动方针和管理方式。“缝隙经营”策略,其要旨在于避其锋芒,插其缝隙,巧妙周旋,互惠互利。

      1.寻资源缝隙,拓进货渠道,降采购成本。我们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原燃材料大都来自省内或附近省市。近年来,几大钢铁企业在华北地区的原料竞争日趋激烈。大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瓜分原材料市场,形成价格上的“垄断”性竞争真空,给中小企业造成极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大钢铁企业规模性程式化的供货渠道互不相扰,自然形成竞争盲区,而盲区往往是一些知名度不高、批量较小且分散或运输不便的待开发资源区--资源缝隙。避开竞争热点区域,找准资源缝隙,开发大企业延伸不到的盲区,执行“进三退二”的价格原则,是石钢保持竞争优势的成功经验。在前不久原料大战时期,石钢几经实地考察,科学分析认定,邯郸地区铁精粉和原矿粉资源丰富,质量尚好,但只因矿点分散,运输困难,使该地区在竞争中被遗漏。我们就设法沟通运输线,大批采购进厂,既保证了企业原材料质和量的需求,又建立了稳定的供货渠道,有效地节省了资金。像邯郸小矿点这种被石钢扶持,共同开发,同时建立起稳固关系的互惠伙伴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家,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了能攻能守的态势。

      2.挤需求缝隙,伸销售触角,保效益平衡。近年来,随着钢铁市场的几起几落,一些缺乏活力、抱残守缺的中小企业,步履艰难,濒临歇业。这一事实提醒人们:受经济法则支配的奥妙无穷的市场的动态性、莫测性是常态,只有不断适应并加以运用其规律,才能迎接挑战,继续前进。一个企业缺乏活力的最根本表现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企业的“四自”能力。把握市场脉搏,才能避免或减少市场对企业的负效应。对于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产品单一的石钢来说,如果没有恰当的经营策略、良好的经营作风,不能及时做出应急反应,势必在市场出现变化遇到暂时困难时首当其冲受到威胁。不失时机地抓住市场需求缝隙,主动出击,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广伸触角,扩大销售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与大钢铁企业争用户、挤市场,是石钢经营工作当仁不让之举。多年的经营活动使我们与72家基本用户建立了稳定的供求关系,无论前途如何坎坷,怎样顺畅,我们都能以诚信善待经营客户,使我们得到的回报是畅滞效益平衡。

      3.抓“瓶颈”缝隙,扩货运渠道,疏制约因素。铁路运输紧张人所共知,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短期内无法改变。企业要想在计划内正常运力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突破常规实现经营循环,必须另辟蹊径,抓住“瓶颈”疏松点,用活“瓶颈”结合点。在铁路运输全面紧张时期,石钢订购的大量原材料不能按时装车,北京以北的主要原材料有48%不能过京运回,企业面临停产的危险。经多方了解,只有平板车皮在铁路运输中相对略松,成为运输紧张中的缝隙。在铁路运输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石钢立即进行平板车装铁精粉的实验,结果,通过拍实装足,每板车可装到限定吨位,疏缓了铁路运输给我们造成的压力,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4.用信息缝隙,导超前预测,补调控损失。信息作为表示客观事物及其变化情况的信号,对于善经营的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条信息,通过正确决策,可救活一个企业,也能为一个企业带来巨大利润,也可使一个企业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在研究信息客观性和辩证性的同时,注意利用信息,指导经营工作实践,使企业面对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惊慌失措,做到了准备充足,游刃有余。通常情况下,在信息与信息的互相关联中,都存在着潜在的深层次缝隙。每当政府出台关系国计民生的调控措施之前,必先发出某种信号,将这一信号同经济形势分析和市场预测结合,就能找到与企业相关的信息点,及时把握有利的时机,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使经营活动争取主动。几年来,由于石钢的经营措施得当,成本费用利润率始终处于较好水平,1994年1-7月份,成本费用利润率在全国51家地方骨干钢铁企业中名列第一。

      5.占技术缝隙,揽空档产品,增社会效益。钢铁产品,工艺复杂,形成周期长。一些批量较小的专用钢材往往不易被大企业承揽,因此,在市场上出现需求空档。我们则乘虚而入,利用企业规模小、易变换的优势,满足社会需求。填补市场中的余缺产品不仅暂时利益可观,但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为今后企业占领经营中的技术市场奠定了基础,赢得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今后面临的市场将是一个经济调节规则全面、多元化的市场,整体经济必然由疲转旺,而各种缝隙也将不断弥合,不断更生。处在大变革时代的企业,都应在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独创一套更加市场化、理性化的经营方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