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传统反映论的质疑 建国以后的文学理论几乎全是从反映论出发的,都认定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用形象反映生活是文学的根本特征;文学的反映与科学的反映在内容上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文学用形象来反映。这个关于文学特征的论述已成为不容置疑的定律。然而,进入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界开始对这一定律提出质疑,其中童庆炳《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注: 童庆炳:《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以下引述该文不再另注。)一文较有代表性。 问题首先集中在别林斯基的一段话:“……人们看到,艺术和科学不是同一件东西,却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特定内容时所用的方法。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政治经济学家被统计材料武装着,诉诸读者或听众的理智,证明社会中某一阶级的状况,由于某些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者大为恶化。诗人被生动而鲜明的现实描绘武装着,诉诸读者的想象,在真实的画面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级的状况,由于某些原因,业已大为改善,或者大为恶化,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注:别林斯基:《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90页。) 这段话是上述“定律”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建国以来,几乎每一本有影响的文学原理著作教材都在论述文学的特征时重点引述它。所以童庆炳认为,问题的根子就在这段话。事实上,从五十年代起,别林斯基这个在我国几十年未受怀疑的论断已在他的故乡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童庆炳进一步认为,艺术和科学之间在内容上的各自特征是根本性的,而他们在形式上的特征则是由此而派生的,因此,对文学特征的确定首先应从文学反映的对象和内容的特征入手。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前题,那就是内容决定形式。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从艺术和科学的区别中确定艺术特征和从文学和科学的区别中确定文学的特征有着关键的差异。那就是,文学特征的确定要有多重比较的参照系,仅就反映论范围来看,文学反映的特征不仅与科学不同,而且与其它艺术类型不同。可是在当时,文学理论界正处在拨乱反正时期,关于文学特征的研究课题是针对“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而提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文学的艺术或审美特性上,还无暇顾及其它同样重要的方面。 童庆炳对文学内容特征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对文学反映对象的特殊范围的探索。他不满足于文学是“人学”、文学反映的是人的生活这样一些笼统说法,认为这些论点“并不能说明文学和其它科学的内容的区别,并不能说明文学的内容的特征”。他要做的,是进一步弄清楚文学反映的是“怎样的生活”。对此他提出三个论点:首先,文学反映的生活是人的整体的生活;其次,文学反映的生活是人的美的生活;再次,文学反映的生活是个性化的生活。这里的问题是,一,文学反映的对象是否就是现实生活本身?所谓“整体的、美的、个性化的生活”显然不可能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所以把生活和文学反映的对象相提并论恐怕是不合适的。二,文学反映的对象是否就是文学的内容?童庆炳在谈论文学反映的对象时,实际上是以文学传统中的某些作品为依据的,那种现象与本质统一的整体性和作家情感、精神与生活融合的个体性,实质上就是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个性与共性融合的文学的审美特征,而审美性更是文学创作的结果或追求的目标。所以,他实际上是从一种审美论的观念出发来对文学反映论做进一步规定的,由此作出的关于文学特征的界说实际上就隐含着对文学的审美定性。 如果说童庆炳的这篇文章还是在传统反映论的认识论大框架里对文学反映论作一些修正的话,那么夏中义的《文学是非纯认识性的精神活动》(注:夏中义:《文学是非纯认识性的精神活动》,《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以下引述该文不再另注。) 一文则径直对反映论的认识论内涵提出质疑。他认为源于别林斯基那段话的关于文艺与科学的区分,其方法论是与简单反映论相通的。他提出,文艺同科学的本质区别不能到“形象——抽象”中去找,形象只是文艺的外部特征之一,而非本质特征。在他看来,文艺与科学的分别不是在认识论层面上的形象与抽象的分别,虽然文艺创作中也可以包含对客体本质的认识,但是文艺的本质特征不在认识,而在创造。所以他说:“文学作为以语言为媒介的特殊艺术门类,其性质是一种非纯认识性的精神活动。……科学的生命在于其认识性,文艺的生命主要在于其审美性。文学同科学的区别在这儿,文学的本质特征也在这儿。” 他还进一步指出,正因为文学是一种主体的精神性再创造,所以不得不付诸形象。这样,文学的形象性是由文学主体的感受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前者是果,后者是因。应该说,这种对于文学本质特征的界说,比上述仅仅从文学反映对象的特殊性入手更贴近文学的特征,这种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明确指出文学不仅仅具有认识性,局限于认识论范畴的反映论不能真正全面揭示文学的特征;二,对文学的主体感受性和创造性、审美性特征给予了更充分的强调,对文学之所以具有形象这一形式也作了更贴切的说明。同时也应该指出,夏文在讨论文学的本质特征问题时,采用了客体与主体、科学与文学、认识与审美的二元对立方法;由于重在区分,因而相对忽略了联系,体现出离开文学反映论的倾向,这种思想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刘再复提出的从反映论向主体论转换。然而,完全排除文学的反映性质和认识因素虽然可以比较简便地突出文学的某些特征,可同时也容易对文学的复杂性状作简单化处理。事实上,从现实性、思维性、意识形态性等方面看,由话语组织起来的文学作品,其内容是最为丰富和广泛的,文学的全方位、多角度面向世界的观照特征,恰恰呼唤着文学理论研究的多学科参与。 二、反映论的审美化 作为对传统文学反映论提出质疑的一种延续和深入,一些学者对反映论作重新解释,并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概念。在文论界的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否定或批判文学理论中“机械反映论”、“简单反映论”的论点,一些注重自我表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也对文学反映论形成冲击。如何理解文学反映论,如何使文学反映论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当时一些学者思考的问题。其中钱中文的长篇论文《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注:钱中文:《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引述该文不再另注。)是较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