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海南省文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跨世纪文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97年5 月31日至6月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炯,海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南省文体厅厅长杨志杰,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海南师范学院院长、教授蓝田玉,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作家韩少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副主编、研究员曾镇南、《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教授陈剑晖等与会并发言。 曾镇南研究员致开幕辞。他说:“我们虽然都只是一些文化人,但是对于文学之外的许多世界和国家的大事,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现实情势和跨世纪远景,对于我国思想、文化、道德、审美风尚、社会心理等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应取的对策,却是很关心的。不仅如此,而且,由于文化感觉敏锐,在社会文化思潮的起伏激荡中往往首当其冲,容易兴奋激昂也容易困惑苦闷;我们思索、谈论起社会的变革、历史的演进、文化的消长、人心的趋赴和与这一切紧紧相关连的文学的命运来,常常分外强烈而深切地感觉到自己也参加到里头去,自己也烧在里头。所以,跨世纪文学发展的话题,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纯粹而冷僻的学术、文学话题,而是一个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类的理想息息相通的话题。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情势中生存、发展的。只有从社会的实际情形和社会思潮、文学思潮的实际问题出发,文学发展的话题,才能获得汩汩不断的新鲜活泼的思想资料。理论思维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前人积累的思维成果,但它的最深和最后的源泉仍然是时代、社会和生活。马克思说过,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的世纪。他非常欣赏并多次引用歌德关于‘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的格言。正是这个用诗的语言表述的朴素的唯物论的反映论的思想,鼓舞着我们从自己所看见、所感觉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自己研究有素的学科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创作实际出发,来对跨世纪文学发展的战略问题,交流各自研究和思考的成果。我们的这种交流将是既有理论深度,又焕发着感性的迷人的光辉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之树上新鲜的叶子,叶脉上滚动着的思想的露珠也会是晶莹透润的。”张炯教授在发言中说,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点成果、三个趋势和四个正确处理。一个目标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点成果是:一、建立了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学,使帝王将相占领舞台的贵族文学变为人民占领舞台的社会主义文学;二、文学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文言文转向白话文;文学向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的转化;我们有了儿童文学、成人文学;有高雅文学,也有大众的通俗文学。浪漫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我们也有了,人家一百年走过的路我们十来年走过了。这两大成果是我们向前走的起点。三个值得参考的趋势是:(1)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多元化。我们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圈的主体,东方文化辉煌过。另外,我们还代表社会主义文化。(2)文化产业的高技术化。 由于电脑的发展,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对文学提出挑战。(3 )文学艺术的商品化。四个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是:(1)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多样化可以竞赛,可以淘汰。在多样化中要弘扬主旋律,使社会主义的作品占据主导地位。(2)文学与高科技的关系。高科技的发展, 影视文化的发展,使文学的地盘缩小了,但文学不会消亡,文学也要利用高科技。(3)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既要有宏观调控, 又要有市场调节。(4)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生产可以培养消费, 消费可以促进生产,生产与消费要协调。目前我国文学的生产规模已经很大了,长篇小说年产达700部。我们要实行精品战略。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于市场经济与文学 湖南教育学院教授彭漱芬说:1.20世纪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经济转轨必然引起文学的转轨,经济的繁荣,为文学打开了新的天地,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生活空间、思维空间、描写空间、鉴赏空间,为多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如近年出现的“先锋小说”、“新都市小说”、“新体验小说”等等。2.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将促进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发展,并使之相互兼容与契合,互动互进。“雅”文学在保持与发展自身的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与价值含量的同时,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传播方式等方面会不断丰富创新;俗文学则在保持与发扬自身长处的同时,会逐步提高品位,随着社会财富的丰富与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高品位的文艺的需求量会随之日益提高。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中国文学也纳入到世界文学的大交汇之中。在多边文化、多元文学的辐射和传播中也必然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发展,从而与世界文学接轨,实现中西文学的沟通与互补,革新与创造。 上海市委宣传部于健玲说,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隔着铁幕的虚假关系,创作、生产和流通都不通过市场,由此出现的文学消长很难正确反映接受者的实际审美需求。接受者只能在给定的文学空间中被动接受创作者、生产者所给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而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改变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文学的视野和空间得以拓展,文学从社会各个方面获得经济的支撑而得以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于文学接受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和蒙昧性,不能真确体现文学审美价值。文学审美理想很难在自由竞争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下自然实现。文化产业兴起,在未来或许要以远大于意识形态的力量左右文学接受的取向。文学接受主体性的缺失,导致接受水平的整体性下降。文学接受的主体性与文学创作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依存的。创作者在激情投入接受者给定的审美空间的同时,文学作为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便极易成为操作性行为,从而使创作者在审美理想与审美现实中失去应有的自信和平衡。 关于视听文化与文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教授仵从巨说,电视文化对当代文学构成一种高强度的挤压,这一挤压表现在四个层面上:1.从符号形态看,它是图像对“文字”的挤压。由于图像诉诸视听的直观性,文学读者的队伍与注意力锐减。2.从创作与作品的角度看,它是“标准化”对“个人化”的挤压。文学创作是个人化并以作品个性化为特征与尺度的。电视文化由于依赖于复杂的技术手段、权力因素的进入、利润追求的驱动而使其创作成为集体生产,使其“作品”成为“标准化”产品,并支配了受众的思想、心理。3.从价值取向上看,它是“世俗化”对“精神化”的挤压。文学中的“商品化”倾向已为势甚猛,电视文化加剧了此一趋势且使之更加“世俗化”。文学以“精神化”为目标的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4.从读者或受众的角度看,它是“强迫性”对“自主性”的挤压。面对文学文本,读者有选择权、支配权、过滤权。而电视文化则具有集权主义色彩,它以对时空的巨大支配与占有剥夺了受众的“自主性”。面对以上挤压,当代文学作出了表现为三种状态的自觉不自觉的反应:其一,以笔为旗,顽强抵抗,甚至以“不触电(视)”的象征性姿态表示一种价值观与信念;其二,向“图象”与“世俗化”投诚,在名利的驱动下放弃价值进入“市场”;其三,既留恋“文字”又关注“图像”,既寻求“精神”又留恋“功利”,这一状态中集中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他们的处境是既可“上升”又会“下滑”的微妙状态。在电视文化的冲击下,文学与之抗争是力不能支的。但文学以自身的文字、个性、精神化的等特点而存在并具有意义,成为对理想、精神与生命的完美状态的一种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