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性格的形成,从受孕之日起,是环境和机体交互作用的结果。我故意把话说得平正乏味,因为任何更具体的说法都必然引起争议。 遗传和环境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不同学派的看法极不相同。在科学家当中,遗传学家强调遗传,心理学家强调环境。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科学见解的不同,还涉及政治观点上的分歧。保守派和帝国主义者强调遗传,因为他们是白种人,而且教育程度有限。急进派强调环境,因为这种观点本来就带有民主色彩,同时还不计较肤色的不同。总的说来,政治观点的分歧比遗传或心理学的差异重要。何格本(Hogben)虽然是个遗传学家,但并没有为优生学(eugenics)说过甚么好话;而官方的心理学家如哥达德(Goddard )和特尔曼(Terman),却倾向于强调遗传。美国的这个学派心照不宣地认定白种人优越,虽然连这个学派最保守的成员都不得不承认北卡罗来纳州和肯塔基州的山民的平均智商比犹太移民低,尽管这些山民是纯种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的后裔。 讨论如此富有争议性的问题,最好从争议最少的地方着手。我们可以说,连最热心的教育万能主义者都不至于否认人的儿子是人,因此比动物易教;他们大概也不至于对白人的孩子是白人、而黑人的孩子是黑人这一简单的事实提出异议。同样地,最忠诚的遗传主义者也不至于否认脑膜炎会危害天份最高的孩子,而给婴儿喂鸦片对其智力有损——虽然有不少愚昧的母亲这样做。不过,在这些方面意见一致,并不能增进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因此似乎于事无补。 以科学的方法研究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困难之一,在于把特性遗传给孩子的父母同时又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儿童的行为与父母相似,原因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模仿。如此说来,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本来应该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可惜有关孤儿的父母的资料又大都残缺不全。对真双胞胎(idendical twins)进行研究, 照理应该是考证天生特点对行为影响的良好途径,可惜双胞胎成长的生活环境大都非常相似。如果有科学头脑的百万富翁设立一种特别基金,把真双胞胎分开在极不相同的环境中寄养,可能倒是个好办法。如果女皇生对双胞胎,一个在宫殿长大,另一个养在贫民窟,我不以为这对双胞胎的思想方式在20岁的时候会很相似。不过,因为实验尚未进行,我的意见当然谈不上是科学的见解。古时候,人们曾经以为行为高贵是贵族的血统的结果;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有“历史之父”之称)就记载,在农夫家里长大的赛罗斯(Cyrus, 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前559—529在位)在12岁那年被祖父认出,因为这孩子举止高贵。但现在,恐怕连最极端的白种至上论者也不至于把这故事当真。 对教育作用的夸大,和对遗传作用的夸大相似。 华特生博士(Dr.John B.Watson,1887—1958年, 美国心理学家)虽然相信适当的教育可以把任何一个儿童变成莫扎特或是牛顿,可惜他没有进一步告诉我们什么算是适当的教育。 (以下略去一段,内容是引用哥特文(Godwin)的著作作为教育万能论的例子。引文长而乏味,且有罗素特别指出的错别字,读者未必会有兴趣,故不译——译者) ……白痴(idiocy)通常被认为与天生的脑壳变形有关,我想,连华特生博士也未必会认为白痴是教育不良的结果。而弱智(low—gradementally deficients)与白痴其实不过是一步之差。另一个极端, 可以用心算奇才做例子,很难想象通过适当的训练就能培养儿童心算出大数目的立方根,而这些心算奇才如果缺乏一般学校的数学教育,其数学能力就会与一般儿童相同。如果假设白痴和心算奇才都是天生的、异乎寻常的结果,很难想象除此之外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别的与生俱来的差别。信赖没有科学根据的印象当然危险,但是,我以为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经验也应该受到重视:据我所知,没有一个教师怀疑自己教过的学生的能力有天生的差别。要断定什么能力是天生的,什么能力是培养出来的,即使可能做到,也非常困难;但是,成年人智力的差异,至少部分地是天生的——我觉得几乎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在哥特文和华特生博士为自己的论点提出的论据中,至少有一点相通之处:人类没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儿童的特性不可能与环境无关。我们可以引用巴甫洛夫(Pavlov)去反驳华特生博士:巴甫洛夫说他的狗表现出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前460—前377年,希腊医生,世称“医学之父”)所列举的四种不同性格;而且性格不同的狗,患神经衰弱症时表现各不相同。不过,华特生博士也可以说,这些性格上的差异,可能是由巴甫洛夫没有注意到的环境上的差异所引起的;因此,所有的狗生来都是平等的。如此一来,就很有辩论的必要。 为了辩论,我们暂且假设所有的新生婴儿都具有相同的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es)——这个词汇如今已取代“本能”。这是不是就等于否定天生智力差异的存在?当然不是。就拿学习条件反射来说,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能学会准确地认识不同刺激的细微区别。即使我们承认学习等于条件反射的形成——这种说法当然大有商榷的余地——这并不就等于所有的儿童都具有同等的学习能力。因此,教育万能论者的论据,在理论上也并不比在实践中更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