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政策新动向

——以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庆生(1952-),男,安徽安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语言政策及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美国和澳大利亚曾经实行双语教育政策或多语教育政策,近十年来,却出现了一种“单语化”的趋向。2002年美国废除了《双语教育法》,实行单语的《英语习得法》;2002年澳大利亚取消了对亚洲语言(汉语、印尼语、日语和韩语)教育的资助,重新强调英语的主体地位。文章试图简要描述美、澳两国从双语教育政策向单语教育政策转变的过程,分析两国双语教育政策转型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和相关社会制约因素,谈谈市场经济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影响。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10)01-0001-05

      一、引言

      (一)三组术语

      1.两个概念

      在我国,“双语教育”这个术语,多指“民汉双语教育”,或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在国际学术界,也是这种用法,主要用来指少数族裔语言与官方语言的教育。但近期以来,我国汉语和外语界越来越多地用该术语指称“外汉双语教育”。由于外语特别是英语在我国并不是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本文中的“双语教育”主要是前一种用法。

      2.两种政策

      在国际学术界,经常用到两种政策分析用语,即“显性双语教育政策”,指正式颁发的法律、法规、文件等,以及“隐性双语教育政策”,指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文件,实际执行的政策是显性双语教育政策。

      3.两种政策思想

      本文常提到的两种政策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一元论”和“多元论”。跟“一元论”相似或相近的说法有同化论、国家一体化、国家主义;跟“多元论”相似或相近的说法有多元文化主义、语言文化多样性、多语多文化论。

      (二)解题

      近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诸如北美洲的加拿大,亚洲的印度、新加坡,非洲的南非等国实行的双语教育政策或多语教育政策,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欧洲的比利时出现了双语政治化倾向,瑞士出现了多语冲突,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语多语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本文拟以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为例,进行描述。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国家,从民族政策上看,三国具有代表性,美国是“大熔锅”政策的典型代表;澳大利亚是“多元文化主义”的典型代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提出该项政策的国家;中国则是“多元一体”政策的代表。从显性双语教育政策和隐性双语教育政策上看,三国具有特殊性,美澳两国在这两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显性政策方面无大变化,其隐性政策则处于变化之中。

      二、美国:从《双语教育法》到《英语习得法》

      美国的《双语教育法》从1968年正式颁布,到2002年宣布废止,历时34年,在“而立之年”寿终正寝。美国的双语教育政策可谓出现重大拐点,引起学界广泛热议。

      (一)《双语教育法》的立法背景

      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席卷全美,美国国会通过了《民权法》和《人权法》两项法案。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来自讲西班牙语诸州以及讲法语诸州的参议员及国会议员提出立法动议,并获国会批准,1968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双语教育法》(Bilingual Education Act),全称是《中小学教育法Ⅶ》(Title of Ⅶ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旨在改善美国的公民权和人权。

      (二)废除《双语教育法》的起因和过程:反双语教育运动

      1.运动序幕:家长抗议校方事件

      1996年加州洛杉矶第九街小学发生一起“家长抗议校方事件”,60多位西班牙裔移民家长涌进学校,把孩子领走,抗议学校没有教会孩子英语,事件持续两周,矛头直指双语教育,从此拉开美国“反双语教育”运动的序幕。

      2.运动发展

      一位亿万富翁,名叫翁兹(Ron Unz,一译“温茨”),是硅谷软件经销商,成功利用了洛杉矶发生的这起“家长抗议校方事件”。他自筹资金,在加州发起全民请愿活动。请愿书要求“所有儿童都通过英语教学来接受教育”,这成为日后著名的《227法案》。

      3.主要理据

      该法案依据的主要理据是:

      (1)双语课程效果未达标。新移民(非英语移民)一般都渴望较好地掌握英语,以便能够更好地在美国生活、读书和工作,因为英语程度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工作前途和生活质量。但是,双语课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能成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了非英语移民学生的求学、工作前途及生活质量。

      (2)教学用语比率相左。传统观点认为,对于母语是非英语的孩子,教师使用学生母语的比率至少应占全部教学语言的75%。但是,美国教育部的一项研究表明,教师使用学生母语的比率最多不得超过全部教学语言的25%,否则,会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3)倡导采用英语沉浸式课程。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项实验表明,在把双语课程改为英语沉浸式课程后,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下子上升了40%。

      4.运动目标:通过《227法案》

      该法案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取消双语教育,并使全体英语不佳的学生接受一年的沉浸式教育,然后过渡到全英语班级,接受主流教育。

      5.运动结果:废除《双语教育法》,通过《英语习得法》

      1998年加利福尼亚州以公民投票方式,61%赞成,通过了“227号提案”。随后亚利桑纳州和马萨诸塞州也相继通过类似的法案。2002年1月8日,小布什总统签署了一项联邦政府的公共法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 Child Left Behind),即《英语习得法》(The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Act),废止了《双语教育法》。

      (三)影响废除《双语教育法》的主要因素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全美国家主义、国家安全意识空前高涨。

      1.“文明冲突论”抬头:担心西班牙语对英语构成威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