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 一般认为,种种的病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但对“教学能力”的具体涵意的探讨并不多见。要求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呢?这种能力同日常提及的“素质”、“能力”、“能倾”等等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需要肯定的一个前提是,这里的“能力”指的是“人的能力大小的程度”,实际上包含了作为一个人的潜在的力,而不仅仅是肉眼看得见的技术、技巧之类。因此在讨论“教学能力”之际,不仅指教学技术侧面,而且当然要加进人的素质侧面。 其次,在探讨要求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内涵时,虽说已从种种不同角度积累了为数众多的研究,但至今尚难说已经形成了成体系的研究方法。例如,库姆斯(Combs.A.W)整理了相关研究得出结论说,要求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了“热心、幽默、诚实、正直”等实际上多达1000个以上的素质能力。(注:牧昌见:《何谓“好教师”的条件》,《教职研修》,1978年12月号,第42页。)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能力”往往从主观经验论和精神论角度阐发的居多,缺乏科学的实证性的论证。 小山悦司(日本冈山理科大学教授)认为,把握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的总体构造是十分重要的。基于这一点,他援用以经营学为中心的人事管理领域中所运用的“专门职评价要素”,(注:关本昌秀:《人才开发与中高层》,《组织科学》,第13卷第2号,1979年第23-25页,转自河野昌清等编《21世纪的教育》,1995年第122页。)分析了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如表1所示。“教学能力”可以分技术侧面和人格侧面加以整理。借此,可以为我们把握教学能力的总体构造,提供一定程度的有效的视点。
(一)教学能力的技术侧面 如表1所示,教学能力的技术侧面由专业技能、智谋技能、交际技能组成。在这里,专业技能是看得见的实践性技术,而后两者意味着牵涉人的内部思考方式的概念性技术与交际能力。 1.专业技能。首先,关于专业性知识技术(A-1),按专门性知识与专门性技术的顺序说明。“专业性知识”是关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知识,其核心是学科的知识。随着年级的递升,学科的专业性知识愈显重要。例如,到了初高中阶段,对于教师的学科实力非常敏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所授学科的本质与基本结构,是获得学生信赖的前提条件。“专业性技术”指的是教育内容的编制技术与教材研究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还要有基本的指导技术。这就是实际展开教学的技术,与综合地把握班级集体管理及学生的技术。倘若缺少了这种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教学都不会获得成功。 其次,科技性知识技术(A-2),如上所述,教师必须有关于学科的高度的专业性知识技术。但也有过分偏重自身的专业而轻视别的学科的弊端。其实,教师也必须有关于相关学科的科际领域的广泛丰富的教养,不应陷于鼠目寸光和简单的学科专业主义。 表达能力(A-3),在人际关系中也受到重视的项目,在这里仅限于教学情境而言。大凡执教的教师是不可能回避传递教育内容的职务的。正确地表达、传递教学内容的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受大众媒体的影响,现代儿童缺乏语言表达力。因此,正如“教师是灵魂的教师,同时又是语言的教师”所说的,正确而巧妙的遣词和写作的能力变得愈益重要。 2.智谋技能。“教学是创造”,创造力(B-4),是教学活动不可缺的因素。这种创造力是以思维方向变化万端的扩散性思维为基础的,具备自主性、专一性、积极性、好奇心,冒险精神之类个性的教师,一般认为是创造力旺盛的。要培养这种创造力,可以借助企业的创造性开发技法。 视野广阔(B-5)也可以说是对一般人共同的要求项目。教师的视野狭窄甚至被视为“教师的职业病”,往往容易成为“盲点多的人”。因此要求面向社会、关心天下事,以求得广阔的视野。 先见性(B-6)同上述的视野广阔(B-5)与科际性知识技术(A-2)密切相关。教育的成果是难以确凿地、客观地把握的,透视20年、30年的丰富想象力和深刻洞察力是不可少的。因此,象“不要忘了做家庭作业”、“按老师指示的好好用功”之类,在当前看似乎无可厚非,但也可能对儿童的将来带来弊害,应当注意。 应用实践力(B-7)是指“组织教学内容、组织学习集体的能力”和“汲取新知识技术并加以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教师能够敏感地把握、适当地对待时刻变化的教学情境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能力是构成教授活动的核心,是力量形成的主轴之一。 综合研究能力(B-8)主要指以教学研究与教材研究为中心的综合性研究能力。大学的养成教育的基本使命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基本的研究能力。 3.人际洞察力。人际洞察力(C-9)不仅必须有关于学生的深刻知识与理解,而且要求包括对家长、同僚教师在内的的一般人的理解。自古以来,就有“教师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的说法,这种力量也是左右教师的根本态度与教育观的力量。即令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丰富的知识,倘若不合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阶段和要求,其教育的效果就将是负的。因此,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能力、性格、行为、家庭环境、健康等等,与学生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