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期的中国教育科学

——来自社会科学报刊文献的统计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 范并思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导言

      为了明确我国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发展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客观地把握我国教育科学结构与学科内容的宏观发展趋势和当前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整体分布状况,我们对社会科学尤其是教育科学的报刊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

      我们以国内大型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辅以国际联机检索和对其它检索工具的手工统计,获得了大量原始数据。通过对这些原始数据的分类统计、技术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一批能够定量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数据。并以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为依托,对教育科学的历史地位、内部变革,以及研究者的整体分布状况作了浅显的分析。

      二、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历史方位

      1.国际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方位

      在现今世界最大的文献数据库UNCOVER(出版社统计,1995年数据)所收录的十二个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经济学(BUSINESS)以发文量占18.4%排名第一,历史学以16.3%排名第二,而教育学仅以6.1%排名第六。在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编制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国际联机检索数据,1972年至1996年10月)中,经济学以发文量占23.4%列第一,政治学以17.85%列第二,教育科学以9.61%列第四,这个较高的比例及排名源于SSCI数据库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宗教等人文科学未收或收很少一部分,而由数据库ART&SEARCH(1980-1996.10数据)对未收部分做完整收录。尽管二者范围不一、年限不等,无法合并计算,但大致估算其比例与排名与数据库UNCOVER保持一致。上述两数据库中列前六名的学科发文量及所占比例与排名见表1。总的看来,教育科学文献量在国际社会科学中所占比例大致在6%左右,排名居中。教育科学的理论探讨限于较小的规模,独立性还不是很强。

      

      2.中国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方位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我国社会科学的结构,明确教育科学在我国社会科学中所处的方位,我们以大型中文社会科学数据库《报刊资料索引》为信息源,按国家学科代码标准认可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分类,统计了1978年至1995年各学科文献量及所占比例与排名的情况(统计时删除了译文及年代不清的文献,笔者注),以此作为反映学科数量规模的主要依据。从《报刊资料索引》中获得19个一级学科的文献数据,各学科的文献量及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我国社会科学的结构较国际有较大的差别,而其中尤以教育科学、社会学的一升一降最为明显。在此结构中,教育科学以12.59%的比例稳居第二名,名次较国际大大靠前,所占比例也远高于国际水平。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事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丰富;教育科学的研究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有一定的独立性地位,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教育科学的发文比例已打破了国际社会科学中各分支学科的平衡,有一门独进之嫌;我国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国际平均水平偏低,而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发文比例却远高于国际水平。因此,教育科学的理论繁荣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广大的教育科学研究者无私奉献精神所致。

      为更进一步观察教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我们统计了从1978年至1995年教育科学发文量及其占社会科学发文总量的百分比,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中我们可见:尽管18年中我国社会科学文献量增长迅速,但教育科学文献量仍表现出高于社科一般水平的增长态势。1989年由于“学潮”的影响,发文量有所下降,后于1990年借反弹之势,发文量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进入90年代后,发文量更是年年增长,显示出了教育科学的理论繁荣和强劲的发展力。教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基本支柱之一,与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大体一致,但自1990年以来,教育科学的文献量在社会科学文献总量中所占比例更是居高不下,呈现出明显的冒进趋势。

      

      三、我国教育科学的内部变革

      对我国教育科学内部变革的分析,我们从结构变革与内容变革两个角度展开。教育科学结构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四个方面;教育科学内容则指教育理论、教育史、教育管理、教学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六个方面。

      1.结构变革

      我国教育结构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呈极不平衡的态势。从提高全民基本素质出发,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较多,致使中小学教育发展迅速;从实用与急需的角度出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另外两级教育相比也占明显的优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对学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无力给予较大支持,使得它们的发展趋于平缓,直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才略有起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