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力”到“能力”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但对其概念的理解却千差万别。这种理解上的不同不仅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从历史视角来看,社会与情感发展经历了从“智力”到“能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心理学范式向教育学范式转向的发展过程。这使对社会与情感的关注从智力测验走向了能力培养,从学术话语走向了政策话语,并且其研究成果在学校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教育领域发生了“情感转向”,教育越来越强调促进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和幸福感的全人教育。社会与情感能力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政策的优先发展领域,由此形成了全球性的教育政策改革运动。这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向都对当下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政策和学校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但是当前我们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理解却千差万别,模糊不清,出现了诸如情绪智力、品格教育、情商教育、社会与情感教育、社会与情感学习、非智力因素等概念。这些差异既有概念之间的,也有概念内部的;不仅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变化。本文从概念史的视角对社会与情感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与实践提供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

       一、从“社会智力”走向“情感智力”:心理范式的考察

       从历史视角来看,社会智力与情感智力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出现,但对它们的概念理解却在不断发展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颇具争议性。20世纪初,“儿童研究”成为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智力”是其核心的研究课题,并由此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智力测验运动。20年代后,心理学家对智力的概念不断进行反思和拓展。一方面,试图超越狭义智力的认知维度,越来越强调智力的社会和情感维度,以桑代克(Thorndike,E.L.)、杜威(Dewey,J.)为代表。但是由于人们对“社会与情感”这个概念的理解差异太大,没有达成共识,且其难以测量,因此此后几十年这个概念的命运起伏不定。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知识生产不断发展,开始挑战传统的认为智力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观点,越来越提倡智力是遗传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是品格与能力的综合表现。这主要受到当时人格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以及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等的影响。对于先天与后天的问题讨论一直贯穿于整个20世纪。

       (一)社会智力与情感智力的概念

       1.社会智力

       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来的,他把智力分为三类,即抽象智力、具体智力和社会智力。抽象智力就是理解和管理思想的能力,具体智力又称机械能力,即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社会智力即从事社会活动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他试图测量这些智力,然而,因为缺乏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也因为其概念的模糊性,经常与社会意识、社会能力、自我监控和实践智力等术语互换使用,似有“包揽一切”的嫌疑,所以在整个20世纪前半叶,这个概念并没有受到重视。

       尽管如此,桑代克的社会智力理论还是拥有一批追随者,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智力的概念,如对社会事务的知识和理解、与人相处、社交技巧、社会刺激、心情和个性特征,或适用于理解社会情境的一般智力。齐克尔(Zirkel,S.)认为,社会智力是个体用于追求重要目标、调节情感体验以及在各种情境中实现预期目标的策略,它可以被描述为一种人格和个人行为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世界。人们积极地利用这些知识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引导自己的行为走向理想的结果。[1]这说明,社会智力的概念既包括认知与理解,还包括决策和行为,而且社会智力是有目的的,这些目的会受到文化的高度影响,也受到自我概念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社会智力得到进一步拓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H.)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的概念,其中的个人智力(personal intelligence)这个概念就是建立在内省智力(情绪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社会智力)基础之上的。1985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R.J.)从内隐(想法)与外显(行为)的角度,认为智力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并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即语言智力、解决问题智力和实践智力。他特别强调实践智力,并通过缄默知识的表现性评价来测量实践智力。这说明,社会智力不仅观照个体内在情感体验和情绪认知,而且越来越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主体之间的互动性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为情感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2.情感智力

       20世纪90年代,梅耶(Mayer,J.D.)等提出了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也译为情感智力),其含义是个体拥有的推理能力,并比其他人更有效地利用情绪来促进思考。它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能力,也就是激活心理情绪反应的能力系统,该系统协调生理、知觉、经验、认知和其他变化,形成情绪和感觉的体验,如快乐、愤怒、悲伤和惊讶。更具体地说,梅耶等人将情绪定义为一种完整的感觉状态,包括生理变化、运动准备、对行动的认知、从对自我或情境的评估中产生的内在体验等。情绪智力是一种心理能力(或一系列情感能力),它允许对某种特定形式的信息(如语言信息)进行识别、学习、记忆和推理。情绪智力被看作监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无论是遗传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也就是说,他们把情绪智力界定为准确并有效地处理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感知、整合、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能力。情绪总是传递着人的关系的意义,包括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被认为社会与情感能力高的人是一个适应性强、真诚、友好、有毅力和乐观的人。梅耶认为,情绪智力不同于外向性、自信等人格特质。虽然外向性等特质可能取决于社会技能,也可能是社会技能的结果,但它只是一种偏好而不是能力。相反,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是一种心理能力。梅耶等在期刊上发表的情绪智力的文章,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引发了一大批成果的产出,发展成为一个包含出版、测试、教育和咨询的小型产业。[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