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主要是通过历史反思,那么它的付诸实施则需要有超前的教育作为牵引。 可持续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除了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外,还应包括人与人、人与组织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人。1994年3月, 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这就是说要把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据、出发点和归宿,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的现代化。而要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现代化,又有赖于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其关键在于教育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教育价值观念的任何失当都会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培养出片面发展的人。这不仅同持续发展的社会背道而驰,而且也会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由此可见,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是走向持续发展社会的关键。 一、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升学谋职”教育价值观转变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教育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其核心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升学谋职”的手段。这种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使学校往往基于狭隘的功利目的(实用和实际的目的),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以一种纯粹功利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不追求自身素质结构的优化,仅仅为“升学谋职”而学。我国教育中存在“应试教育”弊端及其造成的学生“学历”与“学力”的游移,究其根源,在于教育价值观的失当。21世纪对人类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的挑战,这种挑战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出具有现代化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而要达此目标,教育从价值观念到实践必须实现一个根本转变,要从单向度的“升学谋职”教育价值观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转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定,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类特性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考察人类历史,无论是人类个体,还是人类整体,其活动追求的终极目的,都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使自身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原则。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般是指自然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展,人自身自主、自觉、自为的本性和才能的充分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最终极的走向,它的实现要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必将经历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决非只是存在于彼岸的乌托邦,它可以在社会主义运动及其教育中不断实现。 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的必要性。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社会发展理论以人的发展来规定社会发展的趋向,认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由人类的自由自觉本性的全面发展决定的。这一理论至今仍有着强大的解释力、预见力和生命力。直面当今我国和世界及人类的未来,全球诸多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恰恰是人类的自由自觉本性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造成的,如资源、生态、人口、核武器等全球性问题,正是由于人的科学技术理性的单向发展,而其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则相对滞后所造成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要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前提,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第二,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经济的增长,但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实质就是要求提高产品中人的技术含量,由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转到追求经济质量的提高。这就决定了不能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对有限的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开发上,而要转向人类自身资源的开发。人的资源是无限的。罗马俱乐部博特金等人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面临自然资源的逐渐衰竭,人们应当看到“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起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同外部极限相反,人的“内部界限在我们自身中存在着并孕育着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因此,要想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充分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把目标放在开发人们潜在的在实践基础上生成发展的科学认知能力、社会评价能力、生活审美能力以及三者统一的哲学思维能力上。而这4种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显现, 恰恰构成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的全幅内涵。 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价值观的确立提出了要求,而且也为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这是因为:第一,在哲学意义上,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必须将人和人类看作是未完成的、有待不断完善的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56页。)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切尔·兰德曼也说:“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注:《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 228页。)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人的“未确定性”,以促进世代相继的人和人类走向不断完善,防止中断或逆转。由此可见,伴随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人的不断完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完美目标了。第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全面发展的内容,又包含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一重要问题。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自身的完善和自由全面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精神文明建设地位的提升必将为人自身的完善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这种价值取向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把人作为其根据、出发点和归宿。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更应强调以人为本,站在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资源的高度,着力创造一个适应自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