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需求还是扩大供给

——我国教育发展思路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鸣和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上海 200032)

原文出处:
上海高教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当前教育发展与教育投入的尖锐矛盾

      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与1993年比较:

      ——初中教育走出多年徘徊的局面,在校生由4138万增至5249万,增长26.4%;

      ——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由1388万增至1938万,增长39.6%;

      ——高等教育(含研究生教育)由405.5万增至607.4万,增长34.8%。

      由于教育投入短缺,当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办学条件矛盾十分突出,很有可能导致新的一轮办学条件的全面紧张:

      ——初中班额在66人以上超大班由1993年的6.1万个猛增至13.2 万个,约18%在校生在教育质量很难保证的超大班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与事业发展明显不相适应,1996年职业教育生均经常性支出(预算内外支出合计)1686 元, 比普通高中还少78元,仪器设备、图书、教师配备等办学条件也远比普遍高中薄弱;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紧张、设备陈旧,目前办学条件已十分紧张,预计2000年普通高中毕业生比1997年净增100万,年均增长13.6%,而近几年普通高校招生年增长率不到5%,1998年计划招生增长也仅7%,高等学校入学难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

      不必讳言,我国教育发展至今尚未走出加快发展——办学条件全面紧张——指令性调整发展速度——新的一轮加快发展的周期波动发展格局。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看,我国经济发展成功实现软着陆后,短缺经济时代已基本结束,95%以上商品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唯独教育服务仍属“短缺经济”,与国民经济整体格局形成强烈反差。

      二、抑制需求还是扩大供给

      立足于抑制教育需求还是扩大教育供给?或者说是“以条件定发展”还是“以需求定发展”?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两种思路。长期以来,面对教育资源短缺,往往通过抑制教育需求来寻求供求的平衡,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以条件定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自社会和居民个人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抑制需求好比“削足适履”,往往人为地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开拓,结果是供求矛盾紧张,老百姓不满意,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进一步扩大。换一种思路,立足于扩大供给而不是抑制需求,积极开拓教育内部和外部两类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或许能走出一条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格局看,社会与居民个人教育投资有相当的潜力,教育服务将成为新的一轮社会消费热点,扩大供给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关键是解放思想,敢于用三个“有利于”标准突破传统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笔者认为,在教育发展的思路上,有必要搞清楚三个重大问题:

      ——是限制还是鼓励和引导居民的教育消费?

      ——教育服务要不要用产业经济方式积极开拓资源?

      ——如何全面看待教育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三、限制还是鼓励和引导居民的教育消费

      世界银行最近提供了65个超过100 万人口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世界发展指标1997》,世界银行出版),从中可以看出若干消费结构变动的国际趋势: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 是居民消费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第一个转折点,食品消费比例下降,教育服务消费比例由6%上升至7%。

      ——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住房消费比例急速增加,由10 %上升至14%,教育服务比例仍稳定在7%左右。这意味着随着人均GDP增长,教育服务将先于住房成为居民消费热点。

      我国1996年人均GDP为5634元,按现行汇价计算约68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估计至少要超过1000美元,其中占人口42.1%的城市市区人均GDP为9140元,按现行汇价计算为1101美元。因此, 即使按现行汇价计算,我国近一半人口的地区已进入居民消费结构性转换期。 此外,1996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中教育服务消费仅占5.2%, 低于国际上相同收入地区平均水平,尤其是京、津、沪、江苏、浙江、广东等6 个发达省、市城镇居民平均教育消费比例反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广东外,其余省、市比例均不到5%,这表明,从总体而言, 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还有相当潜力。

      表11993年65个人口超过100万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与人均GDP关系单位:百分比

      人均GDP 食品衣着住房卫生教育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1000美元及以下 48 8

      11 3

      6

       1000—4000美元 38 9

      10 6

      7

       4001—10000美元 27 8

      14 7

      7

       10001—20000美元15 7

      15 9

      7

       20001美元以上

      11 5

      18 12

      8

      人均GDP交通 其它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通讯

       1000美元及以下7 18

       1000—4000美元9 21

       4001—10000美元

      9 28

       10001—20000美元 13 34

       20001美元以上12 33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1997》,第184页,1997 (消费以现行汇价计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