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同志指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可以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得科学思维方法的人;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科学方法论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造力的最根本的素质。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一、时代要求与教育转轨 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和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迫切要求中国教育模式变革转型,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传授知识型”的应试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把学生的脑袋当成储存知识的仓库。杨振宁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提倡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循循善诱,学生亦步亦趋。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打下扎实的根基。但是,相对来说在进行科学创造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读书型’居多;有能力、有知识且能独立思考的‘开拓型’人才少。这样很不利于鼓励学生向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最活跃的领域发展”〔2〕。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和信息猛增,知识老化速度正在加快,更新周期急剧缩短,使这种“仓库理论”面临严峻的挑战。即使是世界上最聪明、记忆力超常的学生,大脑也无法包容内容如此之多、增加如此之快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中国教育变革转型是当务之急,即必须由“传授知识型”的应试教育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型”的素质教育转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 注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各种创造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教育是“今天播种”在明天或后天才能“开花结果”的事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满足今天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哪个国家,要想使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要想在二十一世纪雄居世界前列,就必须立足于今天,着眼于未来,大力发展创造性教育,培养一代创造性人才。靠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日本,正在为二十一世纪称雄世界而大力培养各种创造型人才,在学校开设“创新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训练和创新方法的教育,开展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美国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拨专款,在高等学校建立“创新中心”。1986年11月,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发表了一份专题调查报告《学院: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的经验》,这份调查报告历时3年,耗资百万美元, 其中心议题就是:能力培养——当代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自从这份调查报告公布以后,不少高等学校都制定了各自的能力培养目标,美国高等教育的重心已逐渐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方面。国外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变革转型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在人的素质中,创造力是最根本的素质;在人才的特征中,创造性是最本质的特征。不懂得创造、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不能算是人才。早在1919年,陶行知先生就积极倡导创造性教育。他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3 〕杨振宁先生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求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求学问,而应该培养有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4〕当然, 创造性教育注重培养创造能力但绝不忽视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创造能力必须以坚实的知识为基础,传授知识必须着眼于培养创造能力。 二、知识——方法——能力 素质教育的重心是能力培养目标。那么,怎样具体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呢?我认为,实现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就是创造性思维方法。有知识者不一定有能力,但有能力者必然拥有知识。虽然能力离不开知识,但知识和能力绝不能等同。能力蕴涵在知识之中,要让能力的智慧之光辐射出来,就需靠创造性思维方法来进行开发。科学方法是实现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桥梁,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知识——方法——能力。科学方法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金钥匙,掌握了科学方法这个伟大工具,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既表现为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又表现为是否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所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一是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二是掌握善于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5〕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就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黑格尔也说:科学方法论“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魂。”〔6 〕恩格斯在谈到不能要求马克思对所有的问题都作出详细的论述和给以具体的答案时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 〕有了科学的方法论,我们可以自己去寻找真理,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掌握了探索真理的方法,比掌握已有的真理更重要;掌握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 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师,如果不懂得科学方法论的功能,不懂得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极端重要性,那么,他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用力点就不会很集中,虽然他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很难落到实处,虽然他的教学工作很认真很踏实,但只是在努力向学生灌输现成的书本知识,难以培养出“开拓型”人才。从严格的要求来讲,作为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科学方法论素质,不懂得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对教学质量的重大影响,那他就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据调查,一个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获得他所需知识的10%左右,其余的90%左右都需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再学习来获得。如果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学会学习,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那么他日后就很难有大的长进,也就很难会有创造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