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世纪之交的历史性年代,面对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滚滚大潮,教育工作者们情不自禁地把目光聚焦在了我国的“课程现代化”问题上,带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反思过去、透视现在、设计未来。 为了交流和提升这一跨世纪的思考, 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13日至18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由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华南师大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广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联合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承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近百位课程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及教育行政干部参加了这次会议。大家围绕着“课程教材现代化:背景、现实与展望”这一主题,通过大会主题报告、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报告、大会自由论坛以及个别切磋等形式,分别就“课程现代化的实质”、“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关系”、“课程编制与课程评价”、“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论的学科建设”以及其它重要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 一、关于课程现代化的实质问题 随着新世纪的钟声逐渐临近,人们满怀豪情和期待走向未来。这种豪情和期待加快了人们变革教育和课程现实的步伐,孕育出了教育工作者的课程现代化的自觉精神。一方面,人类社会正在进一步向现代化转型,关于现代化的各种理论正逐步走向实践。在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逐步突出起来。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机制无疑地是教育的现代化,而课程是教育培养人才的蓝图,所以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课程现代化。另一方面,当代文化正在从工业文化走向现代的信息文化,这是当代文化现代化的实质,它包含着作为文化特殊形态的课程的现代化。因而,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及文化信息化的大背景里,课程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已凸现了出来。 与会者认为,课程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文化信息化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特殊表现,也就是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在我国,从70年代末启动的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实质上是一场教育现代化运动,至今已经孕育出了崭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教育规模。这样的成果必然要求通过新的课程落实到学生的培养上,也就必然要求实现课程现代化。所以,课程现代化,一方面是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并通过促进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现代化不仅仅是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与会者比较集中地对课程现代化的实质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1、课程现代化就是把现代的科学、 技术、文化成果完整地、及时地反映在学科结构之中。2、 课程现代化与现代学校制度的确立基本同步。教育领域的一切变化正是整个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课程都是社会现代化的直接产物。3、 课程现代化的实质是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编制,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儿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系统诸要素在结构性的联系中展现整体效应。4、 课程现代化是对近代课程的改造,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转到现代化教育的轨道上来。5、课程现代化是指适应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 使课程的现代性不断增长与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是一个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过程,是外在要求不断内化为自身现代性的过程。6、课程现代化的实质, 是实现课程范式从“主客二分”向“整合”的转型。从古至今已有的课程范式都把儿童与教育内容置于对立的位置上,使课程中出现了主客二分,它们实质上均属于“主客二分”课程范式。而当代“课程改革”的理想,从一开始就立意超越“主客二分”而走向“主客统一”。这表现为,追求作为客体的“学科结构”与作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课程里的整合;进而追求课程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这样的课程范式显然与已有的“主客二分”型课程范式是截然不同的,它是崭新的“整合”型课程范式。 以上种种不同理解,不仅说明了课程现代化的复杂性,还说明了目前人们对课程现代化的研究和认识尽管刚刚起步,但却十分活跃和繁荣。这种活跃和繁荣,还表现在人们对课程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问题,进行了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的探讨。 有人提出,课程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系统,课程现代化的内容必然关涉课程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课程观念的现代化,课程内容和结构的现代化,课程传递的现代化和课程评价的现代化。 有人认为,课程现代化关涉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它们是:1、工具层面,即课程的物化形态, 主要指教学大纲和教材;2、制度层面, 即有关课程管理的一系列法规和文件;3、价值层面,即有关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意义;4、主体层面,课程主体由社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