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一颗颗鲜活灵动的大脑一旦接受过教育的加工,就犹如生产流水线上的思维标准件,整齐划一,中规中距。有报纸批评说,“教育制度把我们的学生教傻了”,“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最多只有5%。”有人这样概括我国的教育弊端: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这些都形象地概括了我国教育不注重思维训练的缺憾。 我们感叹教育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没有足够关注对学生思维潜能的挖掘,却没有意识到,学校教育从传递模式到创造模式的转化,从知识习得到思维训练的转变,关键的策略除了教材和课程改革之外,还有教师的思维转换。简言之,只有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思维,教师才有可能“教会学生思维”。 一、教师的内隐理论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思想的启迪者。教师以两种方式展开自己的生活,他们要么生活在“假设—检验”的反思性思维中;要么生活在苏格拉底曾经嘲笑过的“无检验的”习惯性思维中。 (一)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亦可称为“经验思维”,它是相对于杜威提出“反思性思维”而言的。习惯性思维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形成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有用武之地,但它有着明显的缺点: 1.不具有普适性。习惯性思维是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某些结论,满足于习惯性思维的老师总以为这些结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和推广。 2.习惯性思维倾向于引出错误信念。习惯性思维的方法因为不能辨别结论的正误,因而它又是造成大量错误信念的根源。 3.生活在习惯性思维中的人,总是容易被假象蒙蔽。每个人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别,往往把自己的个性和偏好渗入到事物之中,从而歪曲了真相,犹如每个人被困在自己的“洞穴”中坐井观天。 学校教育中总是有太多的教师生活在习惯性思维中。他们虽也在思维中生活,但他们的思维多半由习惯、经验推动。他们的问题不是没有使用思维,而是错误地使用了思维,使思维可能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或者根本就缺乏发展,或者形成了一系列的思维障碍。尽管不排除某些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偶尔也有较高程度科学含量的可能。 (二)内隐理论 处于习惯性思维状态中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且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个人化的教学理论。这种个人化教学理论被称之为教师的“内隐理论”,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但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支配教师日常生活和教学的就是这些由教师的习惯性思维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教师头脑中的“内隐理论”。 内隐理论具有如下特点: 1.它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容易被忽视。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坚持自己的追求,也不可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随时随地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 2.它是不系统、不确定的,因而不可能稳定地影响教师的教学。 3.它是个人化的理论,既无法向他人明确地表达和交流,也无法与别人分享他的经验。有些教学很成功的教师不屑于或不能有效与人沟通,与他人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却没有基本的交往行为,因而他们经常受到排挤或嘲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4.教师的内隐理论是情境性的理论,不大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若指望教师个人化的内隐理论增加普遍的意义,教师就不得不与他人交往沟通,教师就不得不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背后潜藏的内隐理论,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教学感悟,使自己的内隐理论经由主体间的交互影响而得到改变。 5.教师的内隐理论并非直接受教育理论著述的启示,更多的是源于教师的日常生活经验、教学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自我解释,所以教师的内隐理论总是某种行为理论、生活理论或实践理论。教师的内隐理论与教师的生活相关,它甚至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解。因此若期望改变教师的内隐理论,就不得不深入教师的生活世界并重构教师的生活世界,即意味着要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只有经过教师本人的自觉行动,才有可能使内隐理论发生改变。 教师生活在自己的内隐理论之中却“日用而不知”。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若任由教师内隐理论处于停止发展的状态,教师也就只能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之中止步不前。无论从内隐理论本身的合理性来看,还是就内隐理论的外部有效性而言,它都需要经由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思维得到调整。近年来,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的反思性教学以及反思性思维策略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出的。 二、反思性思维与反思性教学 与习惯性思维相对的是反思性思维。它虽不能保证教师完全不误入歧途,但它至少可以引导教师经由反思发现错误并通过深谋远虑、探本求源走出歧途。 杜威曾提出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它们是暗示、问题、假设、推理和用行动检验假设。这五个阶段在教育史上具有经典的意义,它被后来的教育研究者作为“五步教学”或“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五个步子广泛引用。然而反思性思维远远不止于杜威设计的“五个阶段”,反思性思维的真正核心是“假设—检验”,也就是杜威的学生胡适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假设—检验”又被波普尔以“猜想与反驳”的知识程序巧妙地点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