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思想、文化、教育、科技战线的工作,“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重要基础,其中师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首位的和根基的作用,而且是学校建设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之一。 本文就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观及师德建设的时代内容、大学教师的历史责任等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正处在高举邓小平理论光辉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伟大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党员和全体师生,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按照党的要求完成好这项任务,直接关系到跨世纪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师则是学校中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队伍的思想、业务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就成为学校完成其根本任务的保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江泽民同志在今年6 月全国高校第六次党建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首先要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 除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的要求以外,我国作为12亿人口的大国,在教育上的国情,要求我们面向21世纪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合格的和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及部分杰出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我们还有高达2亿人之巨的中小学基础教育。 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都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一代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与教师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息息相关,亦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我们要站在历史的战略高度,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认识师德建设的这一重要性。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改革开放,实现“四化”目标的过程中,新的事物、新的观念伴随着新的问题与矛盾、新的思考与忧虑同时出现,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中,在发展股份制,实行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改革下,如何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使教师和学生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袭,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又如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在打开国门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怎样坚持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警惕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广大学生认识到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再如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生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知识产业到来的时代,如何使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品德、身体及心理素质诸方面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此外,在世纪之交中国面临第三次思想解放,推动新旧体制转换,实现新一轮的经济起飞时,必然面临如并轨、下岗、社会消极现象等各种矛盾,也会有不断出现的腐败行为,怎样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来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做好进入社会的精神准备,以改造天下报效国家为己任。这些都要求师德建设见真功夫,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成效的实践检验。笔者认为办得成功的社会主义大学应该能经受这些新的考验,以其优良的师德、创造性的知识、全面的人才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来赢得国家和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这是从时代发展角度来认识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它表现了流动、变革、矛盾、前进的师德建设的辩证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是师德建设如从培养人的完善人格的意义上看,又有人类教育的某种共性,如西方的“博爱”、中国儒家的“仁”等,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基本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是超越时代的,构成了绵延数千年的师德的共同价值基础,在师德的时代特点中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的地位,使师德建设表现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证实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存在价值,从而使全世界的受教育者亦能沐浴其智慧的光芒。以上是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理解。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观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两千多年来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观是丰富多采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变革,继承扬弃,渗透到人们的精神血液中,成为代代相继的传统。 中国历来的师者都十分重视教育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礼记·学记》就有“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说法。孔子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举贤才”、行“德政”来改变春秋以来天下无道和人民苦难的政治局面。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社会不能用强制的苛刑来统治,如果用道德来教育民众,用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风俗,人民有了廉耻之心,就能和睦相处,保持社会的稳定。当然这是为当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反映了教育的阶级性。 孟子是主张“施仁政”的,而“仁政”的关键是“得民心”,教育的社会作用恰在于“得民心”,所以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在于“明人伦”,从而建立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不同时代的教育有不同的政治内涵,并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但在维护社会和平稳定方面却有共同的追求,并且是历代统治阶级都给予高度重视的手段,所以师德的首要问题便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问题。 师德的另一重要问题是人格问题,即孔子说的“君子怀德”,做老师的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人格的核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仁、智、勇。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说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这些品格就是君子的美德,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 孟子的人格观比之孔子又进了一步,他提出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气”成为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便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国传统教育观认为理想人格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和自我修养来实现的。其理论基础是对人性的认识,这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性相近,习相远”,“人皆可以为尧舜”却是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朴素观点,它强调了后天教育对人格健全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对此都有共识。这也就成为传统文化师德观的重要出发点,也是历代名师坚持不懈施教弟子和自我修养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师德观中还有两个十分著名的论点,一个是“有教无类”,另一个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前者体现了平民教育的思想,后者体现了英才教育的思想,它比之欧洲的教育民主思想和大学的英才教育观要早一千多年。“有教无类”和“英才教育”在历史上有进步意义,它冲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出身不同、贫富不一、种族各异、天各一方的各类人才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这种师德观使我们能以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并特别关怀那些有才华的贫困学生,使他们不因贫穷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而能展现其才华,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