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毛代胜 湖南教育学院教科所,教授,长沙市,410012

原文出处: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克服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弊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时代呼唤,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迅速提高全民族素质,迎接21世纪挑战、竞争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真正实行起来,也还有不少阻力,难度很大。分析起来,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以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换一句话说,就是对素质教育的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认识没有到位。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希望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所裨益。

      一、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伟大进步,是一座新的里程碑

      素质教育的提出,能使我们进一步认清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功能,表明只有发挥了教育的本体功能,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只有发展了人的素质,才可能培养出各种优秀人才。怎样认识教育的性质与功能,这是科学教育观的核心问题,是观察分析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确定教育方针、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的功能很多,从宏观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二是为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服务的育人功能。我们的教育,不但要担负起文化建设的重任,而且还要担负起思想建设的重任。因而教育要把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上,我们曾走过一些弯路,也有过一些失误。改革开放以前,过分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的本体功能与本体任务被忽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也被忽视。改革开放之后,教育的社会功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与肯定,但在注重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时候,又过多地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忽略了教育只有通过培养出高素质的多种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今,教育界的同志提出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并展开讨论和实践,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超越了片面突出政治和只重视为经济服务,离开受教育者素质的发展而造就人才的误区。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作了科学的界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 〕这既阐明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外部联系,又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内部规律,即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整体功能。我国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造就一代在品德、智能、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的全面、深刻认识的结果,也是对教育本体功能的全面、充分发挥的结果。我们主张教育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服务同为人的身心和个性发展服务相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可以而且应该统一的。这种社会功能与育人功能相统一的教育功能论,完全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克服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弊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时代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片面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现象。尽管中央文件和国家教委领导多次提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反复强调要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但“应试教育”并未得到彻底解决,甚至有些地方还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这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对人才的评价、使用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应试教育”,它是一种以应试为目的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危害性极大:第一,重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而心理教育则几乎没有被考虑,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只重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强逼学生死记呆背,从书本到书本,很少接触了解社会实际,缺乏社会实践能力。“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大搞题海战术,疲劳轰炸,学生负担过重,造成学生厌学、怕学,但又不得入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爱好和特长,使学生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推残。第三,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大搞所谓“英才教育”,置多数学生于不顾,不仅使他们的学习得不到长进,而且在心理上受到极深的伤害,严重地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依照这种教育价值观进行的教育必然带来诸多弊端,这种弊端干扰了素质教育的实现,扭曲了培养目标和教育过程,使得我国的教育方针难以全面贯彻,教育质量难以全面提高,无法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而素质教育则与“应试教育”不同,它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呼唤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就能纠正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能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所提出的,在2000年以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在2000年以后,再用若干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只有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教育的功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