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被困扰在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永恒矛盾中,这两个矛盾。其一是新生一代要学习的东西无限而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却有限;其二是人的潜能相对无限而人的发展条件却相对有限。如何解决这两个矛盾呢?人们在不断探索着。 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而课程论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精华,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经验,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以便有效地解决新生一代要学习的东西无限而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教学和教育方法是教学论和教育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和挖掘其潜能,是有效地解决人的潜能相对无限而人的发展相对有限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综合化——课程发展的趋势 (一)课程的含义 “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为我国最早使用。唐朝孔颖达在注释《诗经·小雅》中就有“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的记载。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等。 在西方,课程一词原有“跑马道”(curriculum)、“进程”(clurse)之意。意指引导学生继续前进,以达一定培养目标。 在汉语里,“课”字含义丰富,有“有计划的分段教学”、“教学的科目”、“教学的时间单位”、“教材的段落”等意思。《辞源》有“试也,计也,程也。凡定有程式而试验稽核之,皆曰课”的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把课程解释作“课业及其进程”。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对“课程”解释说:“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活动的总体。”这种解释包含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显然,这个定义把课程含义扩大了。美国泰勒也认为课程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评价”四大因素。 (二)课程的发展。 1.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学校教学的内容很贫乏,主要有哲学、法律、宗教、语文等人文科学,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很少。 我国古代,《礼记》就有“诗书礼乐以造士”的记载。《史记》曰:“孔子以六艺教人。”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里所说的“六艺”就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汉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了封建社会学校的主要课程。 在西方,智者派与柏拉图共同提出的“七艺”课程,即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成为文艺复兴前欧洲学校的主要课程。在中世纪,还有武士“七技”课程(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2.近代的课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门自然科学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以西欧学校为例,在十四世纪,自然科学课程只有算术、几何和天文学。文艺复兴后,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8世纪产业革命后,学校又增设了代数、三角、植物、动物、化学和一些实用科学技术课程。 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主张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玄学、物理学、光学、地理、年代学、历史、算术、儿何、静力学、机械学、辩证法、文法、修辞、文学、音乐、经济学、政治学、道德学、宗教。赫尔巴特把发展人的“多方面兴趣”看作是一种基本教学任务,他认为应当培养六种兴趣,并设置相应的课程:①经验的兴趣(设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②思辩的兴趣(设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学科),③审美的兴趣(设图画、音乐、文学等学科),④同情的兴趣(设国语、外国语),⑤社会的兴趣(设公民、历史、政治、法律等学科),⑥宗教的兴趣(设神学)。期宾塞主张教育为完美的生活作准备。他把人生活动按其重要程度分成五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内容庞大的课程体系:①为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需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学),②为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要设逻辑学、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③为准备做父母和教育子女的活动(需学习生理学、心理和教育科目),④为准备做公民的活动(开设历史学、社会学),⑤为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的活动(要设绘画、音乐、诗歌等课程)。 3.现代的课程 早期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门类都比较简单,而现代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的门类愈多,且愈分愈细,并呈现出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态势,产生出许多边缘学科。目前,大约有2400种学科,已是第三代交叉了。第一代是边缘学科,如天体物理、物理化学等;第二代是综合学科,如环境科学、比较教育等;第三代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联合攻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合流,是科学综合化的一个趋势。日本著名教授玉野井芳认为:“自然科学可称为‘自然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可称为‘社会的自然科学’。这就形成了大科学观,使得人们在认识统一的、复杂的客观世界时,把两大门类科学联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