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指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费用以及社会力量和个人直接用于 教育的费用。教育经费是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根据用途不同, 教育经费可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教育经费管理包括教育经费来源、分配、 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活动。 一、我国教育经费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经费 可以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教育经费管理尤为重要。但在当前教育经费管 理中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 要。若不考虑物价影响,199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为1174.7亿元,比198 9年的503.9亿元增长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长26.6%。1995年国家财 政性教育支出又比1994年增长20.16%,达到1411.5亿元。预算内教育支 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百分比由1980年的8.92%上升到1995年的16.05% (《中国教育综合统计年鉴》和《199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公告》)。但是,我 国教育经费支出仍属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的《世界教 育报告》可知,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5.1%, 其中发达国家为5.3%,发展中国家为4.1%,最不发达国家为3.3%,中国仅为 2.3%。即使到1995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只有2.4 6%。与此同时,物价上涨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实际效益降低,教育投入的实际增长率并不 高。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突出表现在拖欠教师工资 ,校舍不足,教学设备短缺等方面。 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从较为单一逐渐变为多样化,但是投资渠道之间的教育投入量的比 例不尽合理,来源尚不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学局面逐步形成。 但是,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仍存在不合理、不稳定的因素,表现在:(1)政府承担了绝 大部分教育费用,但国家财政拮据,无力增拨教育经费。1994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 育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总支出的59.38%,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拨款是教育经费 来源的主渠道。但是,国家财政状况不容乐观,1994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中央 和地方的总和)只有国民生产总值的11.6%和12.9%。即使公共教育经费只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2%,也属难能可贵。因此,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有大的增 长。(2)利用私资、外资不够。近几年来,国家虽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捐资办 学、助学,但由于放得不开,政策不配套,私人办学的数量不多,规模较小。在1980 ~1989年间,接受外国教育投资仅为7亿美元,与经济项目吸引的外资相比,不免大 为逊色。(3)企、事业单位办学出现困境。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期 ,企业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国有企业自身难 保,即使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也想扔掉学校这个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成了企业的“ 弃儿”,事业单位更是难有余力负担高额的学校费用。由企业、事业单位创办的学校在新 形势下步履维艰。此外,家庭负担的教育费用近几年虽有所增加,但从总体看,家庭负担 的份额仍偏轻。 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在扩大地方教育决策统筹权和经费筹措多元化方面取得成效, 但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仍明显脱节,不利于统筹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逐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相应由 各级政府筹措,财务管理分级负责。目前,基础教育由中央、省政府、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政府投资责任,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和省级通过转移专项基金形式进行补助。高等教育 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国家拨款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经费 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办法,并执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 原则。这种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教育财权和事权相分离,政府教育投资的 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使教育管理部门计划、预算、分配、监督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充分 行使。教育经费的“层层包干”“层层下放”,使得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对教育投资的宏观 调控职能相对削弱,学校间、地区间的余额难以调剂,地区间教育投入水平差异日趋扩大 从教育投资结构来看,我国财政教育拨款三级教育配置同国际相比基本类似,但大中 小学生均投入相差过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的统计,1990年我国学前和 小学教育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32.7%,中学占34.4%,高等教育占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