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贸易史的研究,是近10年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天地。“集贸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摇篮、发源地,因为发展市场最先还是从这儿开始的。”(“李岚清副总理在听取国家工商局工作汇报时的讲话”,1992年12月24日)。对集市贸易的正确定位,更吸引了众多学者对集市贸易史的挖掘和研究。据笔者粗略统计,自1987年至1997年, 已有130多篇较高质量的集市贸易史或与之相关的论文公开发表。尤其是一批有关集市贸易史专著面世,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如拙著《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龙登高著《中国传统市场的历史演变》、丁长清著《中国古代的市场与贸易》等,都不同程度勾勒了集市贸易发展的基本线索,揭示了集市贸易的一般规律,阐述了集市贸易的基本理论。另外,还有龙登高著《宋代东南市场研究》、龙建民著《市场起源论》、傅宗文著《宋代草市镇研究》等,也从不同角度对集市贸易史作了系统研究。 一、集市贸易起源的研究 1.为什么会出现集市贸易?韩大成认为,集市,是人们贸易有无和商贾凑集的场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广大小生产者的生产与生活资料,有些总需要购买,某些剩余产品,也总需要出卖。集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明代的集市》,《文史哲》1987年第6 期)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才出现集市?钟兴永认为,原始社会后期的井旁早市和森林边缘的“日中为市”,可视为中国集市贸易的雏形或源头。前者是部落内氏族与氏族之间最简单的货物交换;后者则是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原始高层次交换。(《中国集市贸易发展简史》,成都科学大学出版社1996年8 月出版)王文治依据《易经·系辞》“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的记载,认为作为交易场所的“市”,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社会已经存在。(《古代的市制》,《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邓福秋认为,这种市场,就是今天所谓的“集市”。(《先秦时期的市场管理》,《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2.农村集市产生于何时?许檀认为,农村集市历史久远,至少可上溯到秦汉时代,但其大规模的发展是在明清。(《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及其意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丁长清认为, 相传神农作市,这种市,无疑是乡村集市。他又根据日本学者对西汉后期(公元2年)全国有大小城镇37844个的估计,认为,西汉时全国名都有20来个,郡国县道所在城市1710个,二者共1730个。从37844 个城镇中,减去1730个县以上城市,尚有36114个乡村集市,即市邑。 与王符《潜夫论》所记“市邑万数”是一致的。每方圆100里内,有24 个乡村集市,约为战国时期城镇集市数的5倍。(《中国古代的市场与贸易》,商务印局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出版)高维刚认为,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居民有了更多的买卖商品的需求,因而在广大农村以及城市都涌现了不少新的市场。广大农村地区普遍设置了乡村集市,一般都是露天席地而市。(《秦汉市场设置与管理》,《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4 期)李根蟠对农村集市始于唐宋草市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战国以前,国野异制,“市”建于“国”(城)中,农民所居的野是没有市的。战国时,农村集市已普遍存在,并延续至秦汉。从现在材料看,秦汉内地的农村集市至少有三类:一是县以下邑市;二是因亭立市;三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市。由此看来,认为我国农村集市始于唐宋草市的观点值得商榷。(《封建地主制形成时期小农与市场的若干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 期)钟兴永认为,春秋时,在乡村一些交通要道和村落集中之处,也因交换之需而出现了乡村小集市。这些市,异于城邑中的正规集市,一是自发性,非行政干预所建;二是无墙屋市门,无市官管理;三是集交换与娱乐于一体。(《春秋集市贸易略论》,《武陵学刊》1996年第1 期)关于农村集市的集期,倪村春主编的《万事由来》(《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10月)认为,汉朝初年,著名政治家陆贾和陈平通过朝廷明令规定:各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或二、五、八日,为集市进行交易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叫价评议。这样,就形成了原始农村贸易市场。后来,人们把上集市称为赶集。 3.什么时候才有夜市?《万事由来》认为,到了唐中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正式出现。我国正式开放夜市,是在北宋,其发祥地就是当时的京都开封。高维刚则认为,秦汉时期某些地方已有夜市了,这是秦汉市场贸易较繁荣的的一种标志。钟兴永认为,西周有夕市,是为夜市的雏形。“夜市”一词,源于东汉《桓谭新论》所载“相与为夜市,如不为,则有羞。”(《西汉市集贸易管窥》,《娄底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魏明孔认为, 唐中后期集市时间方面的限制有了变化,最明显的标志是夜市的出现。(《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对草市的研究,也为学者们所关注。叶坦认为,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称为“草市”,唐代已有,入宋进一步发展。(《宋代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特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2 期)美籍华人赵冈认为,草市的含义可能有二。一个是与墟市类似,表示不是常设市场,极少固定商业建筑,大都是临时性的草棚等简陋设备。另一可能解释是:唐时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最严,规定非州县之所不得设市。但是正式的州县之市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于是出现了许多定期集市,称之为草市。草者,非正式、非常设,草创未完之义,以免触犯政府设市之法令。(《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2期)钟兴永则认为,草市发轫于东晋,南北朝渐多。 主要出现在农村通往城市的交通要道上或城市郊区。起初,主要是因农民向城市出售草料、木柴而设,以满足平时或战时大量的马、牛、羊和居民燃料之需,故名。后来,这种市场的功能和结构发生了变化,演变为农村墟市了。(《魏晋南北朝集市贸易浅述》,《娄底师专学报》1995年第4 期)初德维认为,唐代的草市并不是卖柴草的,而是在商贾经常投宿的地方,如江岸码头、交通要道的地区出现的一些临时性市场。(《简述唐代的集市贸易及其管理》,《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 期)龙登高认为,以草市为代表的乡村中心地,自唐代开始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现象。(《论个体小农与传统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 年第2期)陈粹盈认为,魏晋以后,在南北各地的农村中,陆续兴起了农村集市贸易,称为“草市”。他们一般设在州县城治之外的农村、关隘、驿馆和渡口桥畔。到宋代,“草市”变成很多叫做镇和市的小工商业都市。(《宋代镇市与同期西欧城市几个方面的比较》,《城市问题》1990年第6期)樊树志认为,唐代已有称为草市的基层商品交换场所。 草市是由于商品交换需要而在村落交通要道上逐渐形成的。(《市镇与乡村的城市化》,《学术月刊》1987年第1期)傅崇兰、朱玲玲认为, 草市在中国起源很早,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30年),建康城外已有草市。全国各地草市俗称不一,两广、福建称墟,川黔称场,江西称圩,北方称集。草市完全是自然形成,绝非官设,亦无市官,有的草市发展为县治镇。(《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傅宗文认为,草市萌芽于南朝,经唐五代发展, 至宋乡村草市镇市场网确立并逐步普及。(《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