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新趋向

——从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谈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玉茹,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天津 300071;张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讲师,经济学博士,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世界经济史大会是由国际经济史学会主办,每3-4年召开一届的经济史学界盛会。大会的议题往往代表着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纵观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的讨论内容,学者们围绕着“贫穷和不平等”两个主要议题,从不同的视角、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探索了全球化、东西方的发展路径问题。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从长时段看全球化中的贫穷和不平等;第二,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第三,战争、政治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第四,围绕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可能要素展开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是一个重要却又薄弱的部分,特别是从经济发展的量和结构两个面刻画中国经济水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字号:

      2009年8月3至7日,由国际经济史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主办、乌特勒支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在荷兰乌特勒支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三年一度(原为每隔4年召开一次,最近两届改为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经济史学盛会。大会议程由开幕式主题报告、132场专题讨论、3场Poster Session①、3场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专题②组成,可以说汇集了经济史学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专业领域研究最新成果,代表着国际经济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纵观各专场的讨论内容,贫穷(Poverty)和不平等(Inequality)问题是研究者的核心关怀。围绕这两个关怀核心,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全球化、东西方的发展路径问题。在具体问题研究中,无论是研究者的思想,还是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都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即从本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入手,探讨世界经济史研究的状况与趋势,以期与学界同行和对经济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

      一、关于全球经济史(Global Economic History)的研究

      本届大会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非常突出。彭慕兰的《大分流》在中国经济史学界、乃至经济学界耳熟能详,其之所以引起国人如此的关注在于彭氏不仅突破“欧洲中心史观”,而且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将19世纪时东亚和西欧经济发展道路的“分流”放置到全球历史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此为全球经济史的一个广受关注的分支,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国际比较,往往是将欧洲和亚洲国家、地区进行比较。另一种全球化历史的研究方法以Kevin O'Rourke和Jeffrey Williamson(1999)为代表,他们关注1500年后世界不同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1870年是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开始形成世界性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这个进程;直至进入1970年代后才又出现了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笔者观感,本届大会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似乎受后者影响颇大,同时研究者重于个案研究,在同一专题讨论中形成比较和碰撞,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优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从长时段看全球化中的贫穷(poverty)和不平等(global inequality);第二,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region);第三,战争、政治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第四,围绕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可能要素展开的研究。

      1.全球化中的贫穷(Poverty)和不平等(Global Inequality)

      本届大会开幕式的主题报告为The Historical Roots of Poverty(贫穷的历史根源)③,就职于MIT的Daron Acemoglu教授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探寻伴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出现的贫穷的历史根源。他指出当今全球的贫穷排序与1960年代的排序没有什么不同。贫穷,从直观上看,是由生产力的差异造成。在报告中,Daron Acemoglu以由简到繁的方式构建函数表达式Y=F(Z,L,Q)来论证贫穷的根源。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由技术水平(Q,技术的衡量a general measure of technology)、利润激励(profit incentive)和市场规模(market size)决定,其中利润激励的对象是劳动力(L)。围绕这三个核心因素,Daron Acemoglu教授又将政治制度和社会冲突引入到模型之中,提出有用的理论应当能够清晰描述社会冲突机制④。

      另一重要的Vice-presidential Session,主题为Global Inequality in the long run,这一组由Jan Luiten van Zanden,Jeffrey Gale Williamson,Joerg Baten等学者组成。该分组的主旨在于推进关于全球不平等趋势的研究,不仅提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收入不平等的新证据,而且比较了测度不平等的概念和方法,即将经典的以收入分配来测度的方法与以身高、人力资本等来测度的方法比较,同时系统的比较了(人均GDP/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和基尼系数⑤。其中,建立身高(height)差异和收入差异之间的关系是测量早期收入差异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0-5岁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人口的身高遗传差异,如果人们越富有,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食物和住房以及医疗服务,那么他们就会长得更高。因此,特定人群的身高差异可以作为反映他们出生的10年间收入分布(income distribution)的一个指标。在研究的层面上,不仅关注国家间的不平等,而且关注国家内部的不平等问题。这方面的代表论文为Joerg Baten,Peter Foldvari,Bas van Leeuwen,Jan Luiten van Zanden合作完成的World Income Inequality:1820-2000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