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新高度和实践推进的新指南。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范畴,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基础性支撑。教育治理体系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制度载体和机制保障,探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不能回避中国教育从“管理体系”完善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命题。文章尝试明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诉求,梳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治理价值、治理特性、治理内容与治理运行架构等,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高效”转化为教育治理所追求的“更好的教育”为指向的“善治”,发挥治理效能,服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形成一种有信任、有活力、有质量的现代化新秩序。 一、教育治理内涵及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的治理诉求 (一)治理与教育治理 治理是在福利国家危机、全球化等现实挑战中形成的概念,其核心主张包括:去中心化、多主体共治、反对纯粹市场并认同多要素组合、多层次治理和多工具的使用以及政府与公民角色的变化[1]。其整体作用思路是包括形成一系列基于治理理念的规则,实施以调和为基本方法的治理活动,通过整体域的关系性调整,实现多主体相互依赖和可持续的相互作用。教育治理指的是治理理论在教育事务中的应用,指的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2],是教育主体在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中,通过协商、联动与对话,实现资源调配、制度建构、日常事务和权力运行中的整合过程,包括结构、过程、关系、程序和规则的体系性活动。教育治理作为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话语标识,包括了思维方式、运行架构和文化价值等在内的话语叙事,形成了多元参与、过程民主、结果反馈等优势,建构了“治理”体系的鲜亮底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形成了“纵向多层”和“横向多元”的治理图景[3],并在治理制度建构等理论探索和教育公平治理[4]、教育质量治理[5]、区域性治理[6]、数字化治理等领域[4],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诉求 1.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治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在于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8]。从教育的现代化功用来看,教育是培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科技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国家创新能力的最根本来源。教育治理通过多元主体在教育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在强化联系、观念冲突和利益调和的过程中,开展持续性的联合行动,引导更多人服从对绝大部分人有利的正式制度,形成以质量不断提升、意志更加坚定、创新能力更强、更能培育科技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制度体系,引导和实施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 2.教育治理是保持教育现代化活力和秩序的必然要求。活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组织的改革核心就是让一切生产要素实现活力进发。中国的选择是依靠机制体制的改革,比如经济活力的激发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教育现代化的活力也是通过教育机制体制改革来实现,主要方式是治理制度的建设,使教育围绕人民需求开展教育资源的调配,发挥多元主体在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育治理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当然底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涵盖14亿人口的现代化,是教育类别齐全、教育种类繁多、教育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条件上的现代化。教育治理就是党和国家运用治理理论、制度和方法实现以“更好的教育”为目标的“善治”,其中共产党的领导、多元参与和制度优势是重要的标志。共产党的领导相对于普遍意义的治理而言,可以规避泛在的权力散乱问题所导致的方位聚焦不够、资源集中难度大,是中国式治理的定力,保证资源的覆盖面广。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利益得到保障。多元参与是治理的本质特征,共产党的领导通过民主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多元群体在教育治理中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制度优势重在教育治理的执行力和反馈力,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如何在保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减少城乡差异、服务特殊群体等都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完善的反馈体系来支撑。 (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治理特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基于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五个中国式现代化特征[9],将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全面性和生存的关联性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思想的“进化论、多元论、主体论、区域论”等现代化视角的超越[10],形成了融合“时间、空间、价值”为一体的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包括了如下五个特性。 1.面向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状况。从治理的角度来讲,中国十四亿多人口意味着治理的主体增加、需求复杂、任务艰巨。从空间来看,既有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又有区域优质学校和发展中学校的差异,受限于环境、条件和治理能力,无法用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多类学校的治理问题;从层次来看,既有接近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教育,也有刚刚脱离“两基”评估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完全达到“两基”标准的学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存在显著的“代差”;从微观个体来看,既有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学校,也有整齐划一、标准建设的学校等。脱离了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环境谈治理,容易陷入教育的“乌托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