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21)02-0141-09 DOI: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1.02.017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写进宪法,“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①近年来,党和国家发出“实现德育科学化”和“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号召。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德育过度却实效不彰”的难题。造成该难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德育研究“学科视野相对封闭”,“忽略道德行为的生物学基础”。②世界发达国家已将脑科学研究纳入国家重点科学发展战略规划,我国也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入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大脑是学生学习的生理基础,“我们对脑的理解越充分,就越能够设计更好的方案促进脑的最优化学习”。③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带来了道德学习观的变革,召唤着德育课程创新。基于脑科学成果,有望明确学生道德学习的神经机制,从而研制出更加有效的德育课程,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助力德育科学化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 一、基于脑科学的德育课程观念创新 课程是一段学习的进程。④脑科学发现了“道德脑”,将道德学习的视野扩展至身体特别是大脑层面,揭示出通过学习获得经验以实现神经形塑并引发心智与行为变化的神经机制,使得德育课程观念创新成为可能。 (一)脑科学视野下的道德学习观 学习论领域积累起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形成了三种态势:心理学描述学习的心理规律、人类学展示学习的社会脉络以及脑科学揭示学习的神经机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性地将学习研究仅仅定位为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视野下的学习研究,主要关注学习的心理规律,为人熟知的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派别。人类学倡导学习研究应当从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认知的视角,转向社会的、情境的视角,凸显学习的群体脉络,重视学习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解释发生在个体间与组织中的学习。随着脑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探析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社会脉络,期望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揭示学习的神经机制。 脑科学发现,学习的过程就是大脑受来自环境的外部刺激构筑中枢神经通道的过程。⑤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拓展到道德领域,发现了“道德脑”,揭示了人类道德过程表征为大脑激活、神经环路、神经网络以及神经镜像系统⑥,建立和验证了“个人经验—大脑—心智/行动”的交互原理:经验形塑大脑神经网络,而神经网络影响心智与行动,心智与行动又决定着个人获得什么样的新经验及如何获得这些经验。就道德领域而言,一个人对自己冲动与欲望的支配能力主要取决于“道德脑”的成熟和功能的完整性。⑦专门的道德学习神经机制成像研究表明,道德学习伴随着神经激活,而且有一种关联学习机制能有效地利用过去经验中编码的道德信息来指导未来的选择。⑧于是,道德学习被重新定义,即个体基于接收到的周围环境所有道德价值性刺激而形成神经激活、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进而表现为获得新道德经验和新道德行为的过程。 (二)脑科学视野下的德育课程观 基于脑科学视野下对学习的理解,教育被定义为“控制与提供必要的刺激而造就个体特殊神经环路的过程”。⑨脑科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就是为造就个体特殊的神经环路而培育道德脑提供经验和机会。20世纪末就有研究者指出:“良心并非某种离身概念,只能在文化和宗教的基础上才能理解。道德和我们的其他所行或所是一样,在神经生物学中有着牢固的基础。”⑩21世纪以来,脑科学研究获得的大量证据表明,健康的道德功能需要适当的大脑功能,“养育和教育活动通过对大脑发育和神经功能的积极作用,促进其随后道德功能的发展”。(11)道德脑的完善是“身体—心智—社会”一体化的,受制于特殊文化情境所具有和释放的相应促进功能。道德教育需要关切养育者和教育者的行为如何影响道德脑的发育成长。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促进学生道德学习及提升德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脑科学视野下的德育课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和开发一系列创新性的道德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其中学习相应内容,以形成神经激活、环路和网络,获得新道德经验和新道德行为的过程。这种课程观,彰显的是“预防取向”。其一,看到大脑具有积极可塑性,此乃有思想的个体选择改变自我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因此,尽量提供机会帮助学生优化大脑激活及形成相应的神经环路,帮助学生通过调节革新神经元功能的活动来改善道德大脑的功能不适,借以实现个体道德神经增强(moral neuroenhancement),支持其较高水平的道德发展。其二,尽量避免不良的教育方式,以预防引发学生的神经受损或神经功能不适从而出现反道德行为。因为大量病例诊断表明,引发反道德行为的神经受损或神经功能不适,都是从孕育、出生到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的侵害所致。 二、基于脑科学的德育课程设计创新 依据脑科学提供的道德脑激活与神经环路形成规律,德育课程设计创新具备了一定的可能性。 (一)脑科学作为课程目标的第三把“筛子”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关于课程目标来源的不同看法。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Ralph W.Tyler)提出的三大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12)其中,对学习者的研究,即找出并确定人们期望学习者发生的各种变化,主要是对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进行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即把握课程中学习情境的创设与社会生活情境的关系,分析课程对社会发展可以有哪些作为。学科专家的目标建议,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该课程所能起到的主要功能,这是该课程的独特功能;二是该课程除以上主要功能之外的其他贡献,这不是该课程独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