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01)12-0010-04 一、研究的目的 为了科学地落实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主体性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上,还必须研究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的发展依靠什么机制?主体性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呈现出什么样的阶段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有效的培养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1.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有主题的集体访谈。 2.访谈题目:“你现在和以前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敬佩和喜欢有什么不同?”“你最敬佩谁?为什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访谈对象:在小学1-6年级中,每年级选择6-8位同学(男女各半,兼顾发展快中慢三种类型同学),分别进行了六次有主题的集体访谈。 三、研究的结果 1.主体性发展主要与以下六种因素变化相关 (1)生活范围在逐步扩大
(2)人际交往在逐步增加
(3)学习内容在逐步丰富
(4)心理品质在逐步提高
(5)自我意识在逐步发展
(6)价值意识在逐步深化
2.主体性发展的内外因、阶段性和过程 通过集体访谈研究表明,主体性的发展,是在客观存在的条件下,依靠内部根据,逐步构建而成,并呈现出阶段性。 (1)生活实践、人际交往、社会文化学习这三个外因是条件。 生活实践。主体性只能在生活实践中生成和发展。通过集体访谈发现,随着学生的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他们从不尿床、不喂饭、玩,扩大到上课,学知识,再扩大到集体生活和工作,越来越丰富的生活实践,逐步提高了学生对客体和主体的认识,为主体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学生从幼小时期的亲子交往,发展到入学后的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再发展到跨年级的同伴交往,甚至社会交往。学生通过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这种不带有保护性的真正平等的交往,更加能推动主体性的发展,“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形成现实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理想自我取向的重要条件”。(注:李晓文:《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表现特征及其内涵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2月。)集体访谈的材料表明,学生们正是在现实的交往中,不仅彼此认识自己,而且彼此创造着不断发展着主体性。 社会文化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在逐步丰富,“丰富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生动的感受,是形成理想自我的追求,即积极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注:李晓文:《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自我表现特征及其内涵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2月。)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学习,从课内到课外,从基本知识到道德知识、社会知识。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外界,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提高了主体能力,并且逐渐接受和发展了价值观念。集体访谈表明,从他们敬佩和喜欢的人中,可以看到学生社会文化的学习已经成为推动自己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品质、自我意识、价值意识的逐步成熟,这三个内因是根据。 心理品质。在上述三个外部条件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品质迅速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情感、思维、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变化更为突出。这种在生理发展基础上的心理发展是主体性生成的重要基础。当思维达到了反省思维的高度,“自我”能够分化为“主我”和“客我”的时候,主体性才有可能从早期自在的主体性,发展到自知、自觉的主体性。 自我意识。在心理品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学生的自我意识在逐步发展。主体性的心理核心机制是自我意识。随着自我认识、自我对待和自我情感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自我之后,才能体现出主体性的“为我”特征,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目的性这些“自为”的主体性特征也才得以真正展现。(注: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