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情感:考德威尔文艺思想的关键词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涛,王洁群,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评论

内容提要:

考德威尔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开拓者,为推进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情感”是考德威尔文艺思想的基点。他尝试将英国本土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精神分析学说等思想资源相融合,破除了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流弊,成为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起始环节。解读考德威尔的“集体情感”,及其与文艺本源论、文艺发展和创造论和文艺功用论的内在学理关联,利于把握考氏文艺思想和理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的建立及形成,也对于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回顾与建构具有启发作用。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3 年 02 期

字号:

       作为英国“红色三十年代”的重要理论家,考德威尔在其著作和文章中对于文学艺术领域的问题作了集中阐述和深入思考,为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相关国内外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深入探讨考德威尔的理论思想变迁、考德威尔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以及考德威尔的地位与意义等问题。综观考德威尔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如文学艺术起源发生的认知,文学艺术发展和创造规律的思考以及“革新”文学功用观的揭示等,可以发现,考德威尔的文艺思想围绕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情感”(collective emotion)这一重要概念而建立。正因如此,倘若要从根本上系统认知考氏理论,我们应当选择“集体情感”这一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然而,至今学术界关于考德威尔提出的文学艺术作品“集体情感”的剖析程度仍然不够,且并未关注和重视这一关键问题,以致无法真正发扬考德威尔的文艺思想。

       一、“集体情感”与文艺本源论

       文学艺术的本源问题,是中外学者和作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人类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研究范畴。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强调的“物感说”“缘情说”等,19世纪盛行西方文论界的“表现说”,20世纪精神分析学推崇的欲望理论。实际上,这些理论学说有的侧重考虑文学艺术的外部因素,有的集中关注文学艺术发生的内在动因,在相当程度上提倡“一元因素论”,难免有一定理论的局限性。

       考德威尔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汲取了文学艺术发生的相关理论学说的营养成分,认为文艺作品的发生取决于集体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强调社会现实是文学艺术的真正本源。这与恩格斯将经济关系视为文学艺术的决定性基础的观点是一致的。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1]显然,这也与马克思所表述的整个社会精神生活受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制约的思想具有同一性。在考德威尔看来,文艺作品所蕴含的集体情感,既是文艺作品的本体构成要素,也是文学艺术创造活动开展的动力。我们以为,“集体情感”产生于社会现实,是考德威尔文艺本源论的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其方能真正形成。

       考德威尔的集体情感不是一般心理和生理学意义上的情感,而是经济层面的概念。在考德威尔看来,作为早期文学的一种特定形式,诗往往具有神秘的特性,并非任何意义上的“纯”诗,与原始部落人的生产活动直接关联,成为人类集体情感外部表达的载体。对此,考德威尔在著作《幻象与现实》中明确写道:“在对诗的起源分析中,早期的诗在本质上是集体的情感,产生于部落节日之中。这不是一种无条件的、本能的集体情感,如同牛群遭遇敌人时所引起的那一种;这是由于经济组合的需要引起的一种反应的集体情感。”[2]由此,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考氏的集体情感源于人面对现实世界而产生的感知体验,实际上,与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在部落日常节庆中,正是由于早期诗极具集体意味,集体情感才能够有效组织积累起来,从而为联合性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当然,持续性开展经济生产活动相应地促发集体情感源源不断生成和凝聚,诗歌创作实践活动也自然更频繁地产生。概言之,集体情感作为文艺作品本体构成的重要部分,对文艺创作有着巨大推动作用,而社会物质经济活动则成为集体情感产生的动力来源。

       不可否认,集体无意识理论为考德威尔考察文艺作品的起源和发生提供一种思想路径。集体无意识理论既是荣格理论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学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3]荣格眼中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并非个人的体验所得,也不是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普遍的与生俱来的存在,主要由先存的“原型”(archetype)或“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作为构成内容。[4]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将文艺创作动力归结为人类群体共同的无意识结构,提出文艺作品生成的源泉之地正是集体无意识所传达的“原始经验”,认为文艺作品应当从个体审美体验的单纯描写中超越出来,在充分表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中实现一种永恒性存在。

       受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影响,考德威尔认为文艺作品蕴含群体性的内容要素,承载了集体性的内心诉求。诗歌通过表现集体情感以凝聚社会成员,在经济生产活动中联合起来“为生存和明天而奋斗”[5],故而一直能够扮演好有生机力和能动性的社会角色。作为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特殊产物,诗歌具有产生情感内向行为的倾向,促使身处集体节庆“活动场”的所有人油然而生本能的共同性,回到每个人都具有的相同“遗传类型(genotype)”[6]。当然,这一情感内向是外界社会现实铸造个人本能意识的最后结果,亦是人本身具有的本能适应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与社会现实密切关联的情感内向活动,在改变人对现实的认知态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社会成员的凝聚力,相当程度上为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集体情感作为诗歌表现对象,不仅凸显了诗歌本身的“集体性”特征,还确保了其社会功用价值的有力发挥。

       在文艺本源论上,考德威尔主张一切艺术也与个体本能有关。在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个体的本能会与社会必然性之间产生一种“张力”[7]。这一“张力”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本能与社会现实互相排斥和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渗透而交融的关系。考德威尔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能面对现实会适时变化,“人的本能必须以某种方式适应自然界和其他人,以使收获成为可能”[8]。当然,这一物质性收获是人调节自身内在本能,以更好的适应性姿态应对现实中困难的积极结果。需要指出的是,个体的本能面对现实的适应过程中会产生情感意识,而这一情感意识所表征的是人的“本能适应性”,也正是文艺作品创造活动的表现内容,正如考氏所说:“集体的诗正确反映协作的人同收获过程关系中的本能适应性;资产阶级的诗则反映出人与人和人对社会的本能适应性。”[9]在文艺创造实践过程中,这种反映对于现实适应的情感意识不断积累和凝聚,自然成为人们共同的“集体情感”,将引导现实中的人积极面对社会和自然界,促使人类群体真正联合起来不懈努力去获取更多自由。在这一点上,考德威尔通过“集体情感”概念,明显将弗洛伊德关于文艺创作本质理论作为自身文艺本源论的建构基础和扬弃对象,真正注意到了人的本能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