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生成的差异逻辑

作 者:

作者简介:
卢文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原文出处:
文学评论

内容提要:

艺术通过差异生成。这种差异体现在两个维度,即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就时间维度而言,丹托的风格矩阵揭示了艺术生成与流变的具体逻辑,每一种新风格的出现,都会赋予以往艺术作品新的属性。豪泽尔和布鲁姆对此也有论述。就空间维度而言,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表明艺术通过差异在场域中获得独特的占位,并由此改变整个艺术场域中的位置关系。虽然他们的角度和重点有所不同,但内在是相通的,都强调艺术在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关系中界定自身。从逻辑上讲,艺术基于差异的生成具有无限性。在现实中,这体现为艺术史中激烈的竞争,以及由此导致的影响的焦虑。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2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①事物的属性来自一种相对的关系,而非来自自身。对艺术而言,也是如此②。在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中,它们获得自身的形态与状态。这种关系的核心就是差异。正是在差异的逻辑中,艺术生成自身。那么,这种差异逻辑的具体表现和作用机制是什么?它如何影响艺术的生成?本文拟探讨这些问题。

       一 时间维度的差异逻辑

       艺术在历史中生成,在历史中流变。丹托的风格矩阵从时间角度阐明了艺术风格生成的具体逻辑。

       在丹托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的风格得以呈现。假设人们认为艺术是再现的,我们将此属性用G表示,它是与艺术相关的一个谓项。我们所理解的艺术就围绕这一谓项展开,有的艺术具有此种属性,有的则不具有。对于前者,我们会说它们是再现的;对于后者,我们缺乏更多描述它们的谓项,只能将它们描述为非再现的。由此可见,当只有一个谓项时,我们对艺术风格的界定有两种,即再现的与非再现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艺术属性G的界定,是随着有艺术作品成为非-G而出现的。当所有艺术作品都是G时,它的这一特性实际上隐而不彰。随着艺术史发展,随着艺术作品另一种新属性出现,它才会显示出来。与此同时,我们对艺术属性非-G的认可,也随着新属性出现才成为可能。当艺术作品只有属性G时,我们不会将缺乏此种属性的事物视为艺术作品。假设随着艺术史的发展,艺术出现了一种新的属性,即表现,我们用F表示。这时,我们对艺术风格的界定就更复杂了。它们或者同时具有再现与表现的风格,或者是再现的而非表现的,或者是表现的而非再现的,或者两者都不是。这样,它们的风格就具有了四种可能性。假如+代表一个给定的谓项P,-代表它的反面-P,丹托列出了一个风格矩阵③:

       F

       G

       +

       +

       +

       -

       -

       +

       -

       -

       风格矩阵中的每一列都是一种属性,即与艺术有关的谓项,每一行都是一种艺术风格。在丹托看来,第一行是再现的表现主义,代表是野兽派;第二行是非再现的表现主义,代表是抽象表现主义;第三行是再现的非表现主义,代表是安格尔;第四行是非再现的非表现主义,代表是硬边抽象。

       丹托认为,除了G和F,还可以继续增加其他属性,如H。这使风格矩阵更加复杂。对风格矩阵的具体变化,丹托有精确的计算。当谓项数量为n时,艺术风格的数量就会为。在《在艺术的终结之后》中,丹托列出过第二个风格矩阵。这次,他把谓项变为三个,即样式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由此,艺术风格就增加为23,即8种④:

       样式主义 巴洛克 洛可可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在丹托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谓项在逐渐增加;随着艺术谓项增加,风格矩阵就以的规模扩大。风格矩阵越大,我们对艺术作品的定位就越准确,描述也越清晰。根据该风格矩阵,丹托认为凡·戴克受鲁本斯影响,属于晚期巴洛克;他的人体绘画优雅清晰,倾向于样式主义;他没有任何洛可可元素,因此属于第二排(++-)。卡拉契兄弟属于巴洛克风格,但排斥样式主义,又不同于洛可可,因此属于第六排(-+-)。

       在丹托的风格矩阵中,有一行与所有谓项都不符合。就第一个风格矩阵而言,是第四行;就第二个风格矩阵而言,是第八行。依此推论,无论有多少与艺术相关的谓项,总有最底部一行全是减号。正是这类作品清晰地呈现出艺术世界的逻辑结构,例如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它的外貌与寻常物并无二致,却并非真正的寻常物,而是对以往所有艺术谓项的否定。杜尚的《泉》之意义就在于它具有一系列负属性。费舍尔指出,杜尚的《泉》瓦解了许多视觉艺术的基本假定:“1、艺术是手工制作的;2、艺术是独特的;3、艺术应该看上去是美观的或美的;4、艺术应该表现某种观点;5、艺术应该需要技巧或技术。”⑤在陈岸瑛看来,《泉》是“对以往所有艺术风格特征的一种否定,其艺术属性是由一系列否定性的负属性构成的”,它揭示了由所有可能的艺术品所构成的艺术世界的边界⑥。

       从丹托的风格矩阵中,可以看出艺术风格的具体生成逻辑。随着历史的发展,描述艺术的谓项在不断增加;随着艺术谓项的增加,艺术风格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就此而言,丹托特别关注新出现的艺术属性对以往艺术作品的影响。他指出,假设有艺术家首先将H作为自身绘画的一种艺术属性,并且他是唯一如此做的,那么以往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将增加非-H的属性。换言之,以往绘画在逻辑上具有潜在的非-H属性,但这种属性只有当H属性出现后,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在丹托看来,当前艺术的发展可以赋予过去的艺术新的特质,呈现出它的潜在特性,他将此称为“艺术世界中的实体的追溯性丰富性”⑦,并认为这是风格矩阵的优点之一。例如十五世纪意大利艺术家柯雷吉欧,每一个时代对他的诠释都有所不同,每一个时代都找出了他不同的潜在特性,他在后世也获得了各种各样新的风格,如早期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样式主义等,因此被视为早期巴洛克风格-洛可可-样式主义画家。换言之,每一种新属性的出现,都会重新改写风格矩阵,并改变以往艺术的风格。随着历史的发展,新属性不断加入,不断地重塑以往的艺术世界。就此,戴维斯论述道:“今天艺术家以及今后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影响了我们看待过去艺术的方式,而且还常常向我们揭示出一些出乎意料的理解绝大多数熟悉的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艺术时期的方式。”⑧可以说,正是因为当今新作品的出现,使我们对以往的艺术作品有了新的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