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7.002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既体现了依赖性的一面,也蕴含了博弈性的特征,也即社会心理学所指的对称性互动。社会心理学将互动分为假互动、非对称性互动、反应性互动和对称性互动,其中对称性互动代表着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戴维·迈尔斯,2006)。对称性(Symmetry)的概念和现象起初主要表现在数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学领域里。从设计和美学的角度而言,对称性是指一种和谐、美丽比例和平衡的感觉或状态(美术课程纲要,2020)。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对称性把“自然秩序做了一个完美的呈现”,视科学的本质是具有秩序和和谐性的(Weyl,1952;Leikin,Berman & Zaslavskyz,2000;王文宏,2012,p.1)。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对称性的,是建立在平等、合作、互惠、共赢基础上的互动,否则,教学就难以达到一种最优化的结果。具体到教学实践当中,教学的对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具有怎样的意涵和价值,如何看待教学的对称与非对称的关系,如何去促进教学的对称性,这些都是需要去深入探究和思考的基础性理论问题。 本文从不同学科及相关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教学的对称性,这些学科视角包括哲学观,例如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哈贝马斯(Habermas)、列维纳斯(Lévinas,E.)、诺丁斯(Noddings,N.)等,心理学观点,包括皮亚杰、维果斯基的理论等,沟通科学和沟通学的理论,例如纽科姆(Newcomb,T.M)、夏勒(Schaller)、格鲁尼格(Grunig)的沟通教育理论等。同时,本文也充分顾及到了不同学科及教学对象的情况,也涉及语言学的视角,这些不同的学科理论及视角对教学情境与师生互动、关系建立、沟通方式,以及关涉的价值观和教育取向都具有积极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尝试从四方面分析探讨教学上对称与非对称关系,包括不同学科的视角、教学设计(尤其是鹰架和最近发展区[ZPD]方面)、教学互动与沟通的取向以及不同脉络与场景等(见图1所示)。对教学对称/非对称的理论分析,有助于重新认识教学的本质,为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图1 教学上对称/非对称关系(Liu & Carspecken,2009,pp.184-189) 一、教学中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Kansanen等(1999)认为“教学”(teaching)可以概念化为“教学—学—学习”(teaching-studying-learning)的互动(p.81),而教学过程的互动大致分为一般的互动和教学的互动(pedagogical interaction)(p.82)。早在20世纪60年代,Jackson(1966)把教学分为“前活跃”教学和互动教学,Kansanen(1999,p.82)认为教学可分为前互动、正式互动和后互动阶段,正式互动是指直接的互动(面对面),而前互动和后互动阶段则是指间接的(indirect)互动(p.83)。不同学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基本上是非对称的(asymmetrical),Kansanen(1999,p.83)也认为教学过程不可能是对称的,而是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民主性(democratic)。不过也有些观点认为在教授成人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会较易具有民主性和对称性,而教授儿童则容易流于非对称性(p.84)。Biesta(1994,p.313)从相互主体性向度出发,主张教学的对称性,而从学科中心的立场出发,教学则更易表现出非对称性。Van Manen(1990,pp.152-154)也倾向认为教学是一种“弹性处理”(agogic)的关系,师生存在着一种责任和依赖的非对称关系(Kansanen & Pertti 1999,p.84)。究竟教学有没有对称性的可能性,同时,教学的非对称性的意涵和必要性到底是什么,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Liu及Carspecken(2009,pp.184-189)提出六种内在的对称性,分别为价值相关、权力相关、关系相关、意识相关、设计相关和反思相关的对称性,具体表现为:(1)价值相关对称性。即关注教与学过程或对话是否体现了对所有学习者的尊重,包括以同理心欣赏其生命价值和经验?教与学过程是否尝试减少和避免了(由于性别、文化、语言和社会身份等所引起)不平等(Liu & Carspecken,2009,p.185)?(2)权力相关对称性。由于教师通常比学生有更多的权力和知识,教师有没有尝试在学生之间引导讨论,以便他们能够有机会去表达和分享观点?教师有没有采纳和践行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取向(Reigeluth,1999)转变?(3)关系相关对称性。教师有没有对学生采取一种开放和关怀的态度(Noddings,1998)?教师有没有与学生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智力上的激励(intellectual excitement)和人际间的融洽关系(interpersonal rapport)(Lowman,1995)?(4)觉醒/意识相关的对称性。教师是否秉持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允许学生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讨论甚至是批判(Liu & Carspecken,2009,p.187)?(5)设计相关的对称性。教师是否在教学期间做好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准备,以响应学生的需要,以及更好地利用各种可能发生的机会(Liu & Carspecken,2009,p.188)?(6)反思相关的对称性。教师是否对其教学的过程及成果具有反思意识?教师有没有赋权学生去反思教与学的质量(Lowman,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