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政治概念建构的三种进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忠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概念体系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政治学界的重要共识,但对于应当如何建构的问题,当前的讨论却非常有限。本土政治概念建构以理解社会科学的知识性质为前提。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多元普遍主义”的性质,这一性质导致社会科学概念体系形成不同的层级和适用范围,呈现出“概念之树”的结构特征。基于“概念之树”的分析视角,本土政治概念建构存在着三种可能的进路:一是类政治概念的建构,旨在建构特定的政治学知识领域;二是政治概念更新,旨在以新政治概念取代概念之树上的问题概念;三是种属政治概念的供给,旨在以本土政治概念完善类政治概念的家庭成员。田野政治学、全能主义和运动式治理分别反映了这三种概念建构进路。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10 期

字号:

       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学界对学术“本土化”反思的深入开展,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来自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就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本土概念体系构建成为这一讨论中的重要主题。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中央决策层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概念体系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政治学界对于政治概念的理论研究和本土化实践开始全面跟进,由最初的自发行为转变成自觉意识。从实践的角度而言,以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为代表的“田野政治学派”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有意识地构建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反映中国农村政治的概念体系,如祖赋人权、韧性小农、农民理性、家户制、关系叠加和国家化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田野政治学概念家族。从研究的角度而言,政治概念越来越成为政治学研究的明确主题。近年来,国内多本学术期刊先后组织了多个政治概念研究专栏,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政治概念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当前关于本土政治概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关概念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研究范式的总结。比如,郭忠华把概念研究的范式归纳为历史、理论和实证等三种:历史范式即“概念史”研究,旨在通过解析概念的历史语义来理解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状况;理论范式体现在对特定人物思想中的概念(如卢梭的“公意”)探讨或对特定概念(如“民族主义”)的系统理论建构上;实证范式则体现在以数据库、田野调查资料等为基础,考察概念的形成、变化及其参与社会建构的主要方式上。②二是对概念建构方式的总结。比如,郭忠华从社会科学“双重解释”特性的角度分析了概念的建构方式:一方面是研究者对普通行动者日常知识的专业化提炼;另一方面则是行动者对专业化概念的日常理解和重新涵化。③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概念建构的“复合单数”机制,把它看作是描述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之外的第三种建构方式。④三是对概念功能的分析。比如,王宁分析了概念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功能,把这种建构功能划分为“知识的同义建构”(以共享知识模式进行社会建构)和“知识的异义建构”(自上而下的动员型建构模式)两种类型。⑤四是对“概念社会化”模式的总结。比如,在郭忠华看来,概念主要存在两种社会转化模式:以同义转化的方式被行动者所接受和吸收;以异义转化的方式被行动者所部分吸收或改造。⑥

       第二,“政治概念史”研究。政治概念史研究是近年来国内政治学界的热门主题,它最早作为历史学的研究分支而出现,但由于其所蕴含的丰富政治意涵而为政治学学者所重视。概念史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概念史的学科性探讨。比如,方维规的《什么是概念史》一书是概念史研究的导论性著作,该书探讨了“概念史的发端与早期人物”“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鞍型期与概念史”等一系列问题。⑦有关概念史的其他一些散论则见之于其《历史的概念向量》文集中。在评价方维规稍早的《概念的历史分量》一书时,李里峰探讨了概念史研究在中国语境下的定位问题,包括方法的概念史、包容的概念史、复数的概念史、分层的概念史、有限的概念史五个方面。⑧二是围绕特定政治概念所做的研究。比如,方维规在《概念的历史分量》一书中集中分析了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若干重要政治概念,如“夷”“洋”“文明”“民族”“政党”等,可谓中国近代政治概念研究之集大成者。⑨除此之外,还存在一批关于其他政治概念的研究成果,如“国民”“人民”“同志”“群众”“人文主义”等。⑩

       第三,本土政治概念建构的实践探索。这一探索主要因应当前中国政治学界充斥着大量西方概念的事实,认为外来政治概念不仅影响了中国学术研究的议题选择、分析范式,而且影响了中国学术研究的价值选择,因此主张在概念上摆脱西方影响,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学概念体系。这方面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本土政治概念建构的原则性思考。例如,在徐勇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毫无批判地吸收了大量西方政治概念,制约了本土政治学概念体系的构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概念体系,既要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概念,也要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新的概念,形成概念竞争,在概念竞争中获得话语权。(11)二是对特定领域政治概念的建构。例如,徐勇总结了在构建田野政治学概念体系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概括了田野政治学概念体系的基本贡献。(12)肖滨就汉语语境下应当如何理解“国家”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应当从“升格”“降格”“分拆”和“统合”等四种视角来理解“国家”概念,分别对应于西方“country”“state”“nation”和“nation-state”概念所隐含的不同国家要素。(13)

       上述研究状况表明,国内政治学界已就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概念体系问题展开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同时也表明,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头,还远谈不上已经建立起成熟的政治学概念体系,尚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本土政治概念与世界知识体系的关联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概念体系除服务于本国的发展需要之外,还必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使国际社会能更好地认识中国。这涉及本土政治概念的建构方式问题,不能不顾概念建构规律和世界知识体系的存在而关起门进行概念建构。如果这样,所建构出来的政治概念既可能导致重复,也可能难以为国际社会所理解。然而,中国政治学界目前对这一问题却鲜有讨论。基于这一问题意识,本文从“概念之树”的视角出发,讨论本土政治概念建构的主要进路问题。本问题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两种思考:一是理论思考,即深化对社会科学概念的理解,尤其是概念的本土化与普遍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二是现实思考,即提高本土政治概念的国际化水平,使之更易于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本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为研究现状评估和问题的提出部分;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廓清社会科学概念之树的含义,建立本文的分析视角;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将以若干政治概念为基础表明本土政治概念建构的主要进路及其与概念之树的关系;最后部分为结论,将提出本土政治概念建构的若干准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