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大学化:反思与重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晓宏,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工作邮箱:zhuxh@cnu.edu.cn,北京 100037;王蒙,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教师教育大学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世界趋势,大学教育之共识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但是,以往“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分歧、当前“专业化与解制化”的争议,始终牵伴着各国大学的教师教育改革之路,也困扰着教师培养模式的选择,甚至陷入教育伦理困境:一些大学倾向以实习课程来增加职前教师的教学经验,却无法避免其教学行为失误给予中小学生的消极影响。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原则,系统梳理大学介入教师教育的历史,重点考察教育研究与职前教师培养的关系演变,尤其聚焦教师教育大学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即教育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的割裂问题。作为以培养教师为主责的师范大学,借鉴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开启的“意识—经验”关系新视域,重构大学视域教师教育改革的方法论,关注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理论—实验—实习”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新路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9 期

字号:

      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3.007

      时至今日,教师教育大学化(Universitiz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朱旭东,2004)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世界趋势。大学教育之共识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统一,但是,从大学教师教育现状看,多是通过增加实习课程来积累职前教师①的教学经验,忽视教育理论研究对其教学经验养成的专业引导作用。换言之,大学起点的教师教育尚未摆脱中等师范的传统培养模式,甚至加剧教育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之间的割裂。众所周知,中师模式即师范生通过学徒方式进行教学实习,或者说,以尝试错误方式积累教学经验。如果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不加批判地承袭中等师范的教师培养模式,既无法显现教育学科的学术责任,也不能避免教育伦理上的困境:职前教师的实习课程似乎把中小学生当作实验室的“小白鼠”。事实上,一些高师院校正在面临两种尴尬境遇:一是中小学校不愿意接收实习生,二是中小学招聘教师倾向于综合型大学优秀毕业生。因此,教师教育研究者有必要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原则,系统梳理大学介入教师教育的历史,考察教育研究与教师培养的关系之演变,聚焦教师教育大学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即教育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的割裂问题。教师教育学科也有必要借鉴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开启的“意识—经验”新视域,还原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经验养成的本质关联,重构大学视域教师教育改革的方法论,尤其关注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理论—实验—实习”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新路径。

      一、教师教育进入大学之前史:初创的教育学与小学教师培养处于分离状态

      教师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纵观教师教育进入大学之前的历史(大约18-19世纪之间),教育之学的研究与教师培养②(以小学教师培养为主)明显处于分离状态。换言之,大学里的教育理论研究与小学教师培养缺乏直接联系。返回特定的历史境遇之中,既能够看到造成两者分离的社会与文化壁垒,也能够体会到前辈学人尝试建立两者联系的教育学志向。

      (一)教是一门经验习得性技艺: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大学视域之外

      近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源自欧洲。在基础教育成为国家公共事业之前,欧洲实行双轨制教育,早期初等教育主要由教会或手工业行会承担,受教育对象是社会中下阶层的儿童,学习内容主要有宗教知识和简单的读写算能力(即Reading,Writing,Arithmetic,3R课程);上层社会的儿童先享受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再进入文法学校等私立教育机构完成中学教育。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教师并非一项专门职业,教会负责的初等阶段教育多由牧师兼职。小学教师无需任何特殊培训,有些学校对教师的选择就是比赛,只要新教师可以“打败”学校中最机灵、最有才华的学生,就表明他有能力教导学生。男教师如果具有数学的天赋,写一笔好字,具有算术的基础知识就是令人满意的。至于女教师要求更低,只要稍有教养,能够阅读《圣经》,并有一技之长,譬如,可以教授一些烹饪、编织和家务即可胜任(王长纯等,2016,第155—156页)。这种师资水平反映当时人们的教学观念:好的教学是一门技艺,虽非生而有之,但并不需要多少学问,只要教师通过实地操作获得熟练技艺,经验丰富之后,即可应付自如。

      从当时的小学师资培训状况看,相关培训多由教会承担,教学内容以3R为主,也设立实习学校,新教师通过学徒方式来掌握教学技能。在法国师资讲习所创办人拉萨尔(陈桂生,1998,第55页)看来,培养教师的活动即传授一门“手艺”,类似于手工业行会里师傅带徒弟一样(王长纯等,2016,第32页)。故当时师资之训练方式与工商业之训练学徒相似(杜成宪、王耀祖,2018,第77页)。

      随着社会发展,初等教育要求优良教师的呼声日益急迫,教会、行会、政府等积极参与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涌现相当数量的小学教师培训机构。1695年,弗兰克在德国哈勒开设教师讲习所,这是普鲁士第一个教师培训机构。随着国民教育制度确立,教师讲习所成为德国培养小学教师的主要机构(顾明远等,2000,第44页)。这些教师讲习所一般是三年制学校,入学资格是小学毕业。从学习内容看,他们主要学习小学科目的全部知识,还学习体育和一些乐器演奏;从教学方法看,引导他们通过观察那些拥有教学技艺教师的日常工作,并从不同教师的经验中整理出一些实用性教学规则,加以练习之后,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或经验。为了给学生提供教学观察与实习机会,教师讲习所通常设在孤儿院附近,这样的安排显然对两个机构都有利(布鲁巴克,2012,第507页)。

      综观18—19世纪欧洲各国小学教师培训状况,一是课程计划尚未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建立直接联系,二是生源多是来自社会底层阶级子弟,他们从小学来,经过2—3年的教师讲习所培训之后,又回到小学去教书,永远没有接受中等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学术生活经历。与此同时,中等教育(如文法学校)教师任职条件是大学学位,其所学的文化知识达到大学水平即可,无需再接受教学技能的专门培训。一些著名大学里均有知名度很高的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但是,形而下的“教的艺术”与形而上的“教育之学”之间存在巨大的逻辑鸿沟,教师培养或者教师教育进入大学的历史契机尚未显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