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建构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岳军,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法学学士,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德育(江苏 无锡 214206)。

原文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德育师生关系的新视角,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蕴涵着德育师生关系的三个基本价值维度:主体间性蕴涵着平等沟通,有利于生成具有正确理念的德育师生关系路径;主体间性蕴涵着理解尊重,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德育师生关系评估范式;主体间性蕴涵着交互发展,有利于实现本真的德育师生关系的意义互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6 期

字号:

      德育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德育关系便不能成立,德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和发生。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历来是教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德育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反思

      综观道德教育理论界的观点,各个历史时期关于德育师生关系的论述颇多,这里,对长期以来在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理论背景作一阐述并作反思,旨在弄清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三种德育师生关系观点: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和双主体论。教师中心论是传统德育的主流观点,学生中心论和双主体论是作为其挑战的产物。

      教师中心论是主体哲学的最先表现形态,这种观点在国内仍然占统治地位。在我国这是以荀子的“师君说”为典型代表的师生关系学说,在国外是以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派”师生关系学说为代表。这种师生关系观点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严守师教。这种师生关系学说导致在德育实践中一方面一些教师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德育知识和影响的对象,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为了保持和提高自己的角色权威,或有意掩盖个人人格或职业品质方面的弱点,竭力与学生保持较大距离,摆出一副权威架势,把自己装扮成绝对正确的真理的化身。反思教师中心论下的师生关系,在其观点支配下的德育实践遵循的是线型单向作用模式,其特点是“单向度,线型决定论,单一主体中心性,单一价值观,固定化”。[1]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采用单纯灌输教育法,它是一种宣传式的、反复的,带着无可争辩的口吻进行的说教。教师中心论已经导致德育中教师中心主义盛行,德育因而成为教师的独白,成为教师观念的场所,甚至成为教师实施其占有欲的工具。因此,教师中心论受到教育界的激烈批判,其中学生中心论与双主体论是这一批判的产物。

      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针锋相对,它否定教师权威,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反对用盲目灌输的方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道德发展规律。这种模式以美国杜威的“现代教育派”师生观为典型代表。这种观点强调在师生关系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在学生的“做”中给予帮助,并尽力创造一个好的教育和学习情境。反思学生中心论下的师生关系,其观点对于反对不平等师生关系,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德育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具有进步意义,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但学生中心论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而把教师从中心转移到边缘,成为教育活动的“边缘人”,否定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德育的作用。这种模式在德育实践中往往造成一些教师为了和学生维持好关系,获得感激和尊重,竭力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表现为纵容姑息和宽恕一切。这样发展下去,往往会导致教师的师表形象受到破坏以及教师威信的降低,因而也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

      面对教师中心论的弊病与学生中心论的偏执,人们又在探索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双主体论是我国教育界的成果之一。双主体论认为在道德规范教育中,教师作为知识先知者与社会代言人是德育主体,学生是客体;而在学生自我道德学习、发展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双主体论将教师与学生视为同等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但是,德育过程本是教与学有机融合的过程,对之进行硬生生地分割是不切实际的。反思双主体论下的师生关系,其观点还是用主客体关系来描述师生关系,无法真正实现教师主体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但双主体论是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益尝试,重视教师与学生都作为主体的存在,为交互主体师生关系的构建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建构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

      作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道德教育,其主客体都是人,要达到德育目的,必须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交流、对话、理解的主体间关系。但当下的德育活动从理念到实践,从目标到方法都还停留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中,主体间性缺失。

      主体间性的提出,为当下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以主体间性为基础建构德育师生关系,是不同于主客二分的新态度、新思路,实现着对主客二分师生关系的超越。作为德育师生关系重构的基础,交互主体具有主客对立所不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交互主体蕴涵着平等沟通、主体间性蕴涵着理解尊重、主体间性蕴涵着交互发展。这三个方面是德育师生关系分析的基本价值维度,这也正体现了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

      (一)主体间性蕴涵着平等沟通,有利于生成具有正确理念的德育师生关系路径。交互主体不同于原子式的主体,交互主体是共主体,是互动着、生成着的主体。交互主体不同于双主体,它突出主体与主体之间内在的特征,即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胡塞尔指出:“为了消解自我认识中的私人性和主观性,达到对世界的共同认识,也就是由‘私人世界’进展到‘共同世界’,不同认识主体之间要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并设身处地,转换视角,承认他人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2]交互主体的形成以尊重各主体相对独立性、差异性为基础。交互主体的形成源自平等沟通。“如果说,教育的主题是人的话,我们只有在主体间性教育中才找到了真正的人,也只有立足于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教育者才能把受教育者当做主体、当做人、当做一个生命体看待,教育的过程才能成为生命的激情对话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使教育过程尊重生命,体现尊严,给个性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3]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相对独立的个体,因为每个人都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学生也是带着自己的目标和好奇心来到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主要有两方面:从知的角度说,教师与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的关系,二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自居;从情的角度说,每个学生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知与情的统一构成了师生双方各自完整的人格。因此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真正的交流和沟通。缺乏主体间的平等沟通,必然使师生关系沦为人与物的关系,所以要真正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成为优秀健康的人,就必须树立主体间性的师生观,使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真正建立起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