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艺术中的时空维度与身体重塑

作 者:

作者简介:
妥建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 西安 710049);吴英文,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 西安 710049),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贵州 都匀 558000)。

原文出处:
思想战线

内容提要:

虚拟现实艺术以“身体—主体”图式的沉浸式感觉撒播和交互性审美形态,再次更新了数字化语境中的艺术活动方式。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由开放、立体多元、兼容共享、延异可塑等媒介特质,身体在“超真实”虚拟时空的审美交往中不断实现本体性的价值重塑,拓展其新颖别致的知觉经验和审美能动性。虚拟现实艺术在更大程度上激活了大众化艺术创造意识及其个性化审美表达自信,进而成为展现大众化主体审美意识的主要艺术形态。随着全民文化消费结构的更新、审美文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相关基础研究的深入,虚拟现实艺术将会建构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审美话语体系,并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拓展。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字号: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科技与艺术的高度融合成为可能,尤其是在全息影像技术所营构的视觉文化语境中生成的虚拟现实艺术(Virtual Reality Art),业已表现出全新的数字化艺术形态和审美追求,并不断形成自身的审美价值体系。虚拟现实艺术中的参与者由“人机界面”的间接操控转向“身体—影像”的直接互动,充分拥有自由选择艺术元素的呈现与影像浏览、参与轨迹的把控权,通过“人—机—影”三者的介质互动,主体身份成为集参与者、创作者和作品元素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变性的开放状态。职是之故,虚拟现实艺术此一超越现实时空、触动多感官参与的创作与审美新形态,不仅成为了当代视觉文化艺术创作与审美的重要方式,亦是探讨数字化科技与当代艺术创新融合下的美学价值体系建构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基础。

      一、多感官互动:拟像化身体重塑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通过网络与数字化媒体获取对于世界、他人与自我的认知,进而引发对于人的身体认同、存在状态的重新反思。在此意义上,数字化科技业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构建真实、重塑自我的主要依据。

      首先,数字化科技主要作用在人的感觉、知觉、认知等身体本体层面。迈克尔·海姆在《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虚拟现实主义(virtual realism)”,其认为真实并非仅是指具有物质基础的事物,更包括那些由文化、语言符号所建构而来的事物;另一方面,数字化科技并非完全与现实、实用性、功能性无关。相反,数字化科技早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转变了人类认知事物、建构真实的方法,而如此的改变影射着一种“本体论的转换”。①空间的真实性与人自身的感知、行动能力紧密相关,即我们是以自身为尺度来观照外物的,身体意识会随着各种主观认知、外在因素、社会价值、文化环境而有所不同,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则牵动着身体意象(body image)的转变。身体意象作为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一部分,是人对自身存在体验的重要基础,它是个体对身体的一种意识或潜意识的知觉或感受。而当身体介入虚拟现实之中后,会促成自我概念的符号化转型,身体则会从种族、年龄、性别等现实世界的各种局限中被解放出来,突破自然身体的边界,形成身体与科技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数字化世界构建真实的过程中,“身体”是经验起源的主要场域。虚拟现实即是通过身体与科技的结合,使身体沉浸到虚拟影像所创造的世界中,从而创造出新媒体艺术的各种可能性。此种身体本体论的转换所具有的重要内涵,即是罗纳德·克里斯雷与汤姆·齐姆克所说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即从所谓的“计算—表征主义”转向对“身—心”整合的拓展性“认知—行动”系统的研究。②安迪·克拉克在《拓增心灵》③中进一步将身体、行动、环境、技术工具等都纳入整体性的“认知—实现”系统中。他将具身认知与拓展心灵紧密结合,以心灵和身体的双重向度拓展,突破了传统哲学将认知过程局限于大脑内部的封闭界限,以及身体在现实世界中单纯的空间定位局限,进一步敞开了身体与场域之间的丰富关联。

      第二,虚拟现实艺术概念的核心在于重新确立“身体”的重要性,并与新媒体物质性中的介质基础转变相协调。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电子媒介是人的中枢神经的延伸”④,阐明了传播媒介对人体感觉中枢的影响,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或扩展,例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电影则是视觉、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反应,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从而改变身体感觉的平衡状态。当代新媒体艺术理论与美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即在于:什么样的新媒体特质可以成为数字化美学的根本元素,此可以从媒体发展的历史中来寻求解答。虚拟现实概念的提出可追溯至1935年,以斯坦利·G·温鲍姆的科幻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为构想起源,当中描述了包括了嗅觉、触觉、味觉、全息护目镜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被认为是探讨虚拟现实的第一部科幻艺术作品。自20世纪60年代第一台虚拟现实的硬件设备开发问世,到业界普遍认同的2016年“VR元年”的到来,直至现今的无介质全息投影技术问世,由虚拟现实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人类对于创造虚拟世界的想法及欲望从没停止,不论是文学小说、电视电影,乃至目前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AI)、全息投影、5D电影等,都能从中看到对虚拟世界的想象或意识投入的不懈追求、无限创意。在当代无远弗界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中,类似于柏拉图“洞穴之喻”⑤中的影像“囚徒”无处不在,人们置身于虚拟技术构筑的仿真世界,沉浸其中尽情享受着虚拟现实带来的全方位感官愉悦。此种多元化的感官愉悦相比以往单一的平面视像和抽象文字的愉悦,更为直接和强烈。在此意义上,虚拟现实技术业已超越了客体感知的定位和作用,创造出了与现实世界、社会文化层面不同的美学关系与审美效果。

      美国学者比迪亚(G.Burdea)和夸费特(P.Coiffet)在《虚拟现实技术》一书中提出了虚拟现实应具备的三个要素: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想象性(Imagination),简称为虚拟现实“3I特性”,后来他们又在该书修订版中加上第四个“I”:洞察力(Insight)。可以看到,这四个基本特性即强调了身体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主导作用。虚拟现实的这些特性,改变了影像单一的平面化呈现,实现了多终端全息化投影的表达路径,深化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互渗,创造出了全新的视觉文化形态,这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也增加了艺术创作与审美的多元性和可塑性。尤其是身体在虚拟现实中的介入,促成了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以及人的身体感知与主体思辨的深度统一,从而突破了客体世界中身体概念的文化边界,形成身体与技术之间复杂的美学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