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媒介信息素养:新综合性素养的概念提出与教育实践

作者简介:
张舒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视觉文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赵丽(通讯作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视觉文化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周灵,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和视觉素养是当代学习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这些素养各有侧重又彼此关联,如何将其融合为一种综合性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为“媒介—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以为世界各国提供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导。在我国推进核心素养教育落地和落实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亟须探索实现素养教育实效的有效路径。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从视觉文化的视角切入,创新性地提出以视觉素养为先导并融合MIL的新综合性素养,即“视觉—媒介信息素养”(Visual-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V-MIL)。V-MIL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从单一性技能训练转向综合性素养培养的时代趋势,也强调了素养培养要回归到人的主体本身,将学习和生活自然融合为一体的价值。V-MIL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对视觉符号进行视觉解读训练以揭示其“能指”与“所指”之意涵,二是通过视觉解读训练来逐步提升信息素养,三是通过视觉表征训练不断提升媒介素养。这种环环相扣的V-MIL培养模式为综合素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21)06-0032-09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1.06.004

      一、素养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素养”概念的传统内涵是“读与写的技能”。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演进,素养的内涵也与时俱进不断拓展。20世纪上半叶,当大众媒体流行时,为消除媒介亚文化负面效应,媒介素养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帮助人们正确处理海量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亦受到关注和重视。伴随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引发了人们观看行为的变化,视觉素养也成为当代人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进入21世纪,为促进学习者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21世纪学习联盟(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提出侧重四方面素养发展的“21世纪学习框架”:生活与职业素养,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以及关键学科与21世纪主题。后来这一框架简化为4C素养模型,即包括合作(Collabo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审辨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创新(Creativity)四种素养。如今又在4C素养的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Cultural Competence),因而拓展为5C素养模型(大卫·罗斯,2020)。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境,我们必须革新单一离散和彼此分割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培养方式,综合性地培养学习者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从素养概念的演化发展来看,人们对素养的理论认知逐渐由静态解读走向动态生成、从片面化认识走向多元化理解,素养培养实践也从单一性技能型训练转向了多种素养融合培养。

      如何培养具有综合性素养且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新的时代命题与教育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2005年起倡导召集全世界专家学者总结各国素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创造性地提出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为一体的综合素养概念,即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Moeller et al.,2010)。在世界各国推进MIL教育的实践中,UNESCO进一步将素养阐释为一种发展性的能力,表现为能够以互动方式调动和有道德地使用信息、数据、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技术,在21世纪的环境中有效地参与和行动,以实现个人、集体和全球的利益(Marope et al.,2019)。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该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2018年我国教育部又启动新文科建设项目,旨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须探究实现素养教育实效的有效路径。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在理论层面尝试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性素养——“视觉—媒介信息素养”(Visual-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V-MIL),并在实践中持续探索以视觉素养为先导,同时融合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综合性素养培养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实验证明:青年学生一旦养成视觉素养,具有了一双慧眼,就能有力唤醒其主体自觉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便捷的信息与媒介工具方可发挥更强大的育人功能。V-MIL教育与国家核心素养培养和新文科建设目标不谋而合,有助于推进和落实上述目标的实现。

      二、媒介作为眼睛的延伸增强人的视觉体验

      视觉素养教育在媒介时代被赋予新的更丰富的内涵,与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信息的承载与传播离不开媒介,信息与媒介共生共长。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对生活的渗透无孔不入。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讯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马歇尔·麦克卢汉,2000)得到进一步证实。

      1.直接的观看与间接的观看

      纵观媒介的变化,超越人的视觉局限是其最本质的动因。例如,摄影机的工作原理和人眼功能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摄影机能够记录物体在快速运动的一瞬间人眼所无法辨别的物象;相对于人眼的主观性和选择性来说,摄影机可以客观记录空间中光的状态,这是对人类视觉广度和深度上的超越。

      考察“观看之道”,我们认识到:人类的观看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还具有很多局限。例如,人观看的视野和距离受到视觉生理感官的局限,时空局限也决定了人并不总能亲临现场“直接观看”。因此,借助于“他人之眼”和媒体进行辅助的“间接观看”就成为观看的常态。随着传播媒介与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间接观看”获取信息的比例远远大于通过“直接观看”获取的信息。那么“间接观看”会对我们的观看产生哪些影响?比如,摄影师、照相机与影像作品之间有什么关联?摄影师如何决定影像作品的创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摄影师在使用特定媒介工具(即照相机)进行观看的状态下,通过拍摄完成了影像作品的制作,实现了他的自我言说。我们还需要更深一步探讨:摄影师、照相机与影像作品如何影响大众读者的观看?读者通过影像作品进行“间接观看”的效果与身临其境的“直接观看”的效果一样吗?不同之处又体现在哪里?

      这些问题启迪我们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去发现一个极其广阔而有趣的研究空间:即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相交的空间。看,原本就不简单,再加上媒介因素的影响,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当前探究观看与媒介之间关系的名词术语有很多,如图像素养、屏幕教育、影视素养、媒介批评等。这些名词虽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媒介技术的演进更新,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们对媒介认知程度的不断拓展,但这些和媒介相关的素养都可以归为媒介素养的范畴。媒介素养成为一个涵括多重含义、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的复合概念。

      2.媒介将真实与虚拟融为一体

      媒介的发展使得视觉影像的“真实性”受到挑战,世界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成图像,而我们有时还要借助机器(如电影、电视和互联网)获得有关世界的视觉经验。在看的行为、图像与机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当代电子数字技术正给我们创造着一个人工视觉环境,我们的看不再面对自然实物,而是通过电子媒介,这是读图时代“看”的特性。虚拟现实的发展,不仅让图像的逼真度和清晰度已可以假乱真,而且能把人们带入实际并不存在却又感觉如此真实的空间。数字技术正在向人们显示无所不能的力量,它向外扩及无限的宇宙空间,向内深入到细微的潜意识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