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21)05-0111-11 作为“政治文化中具有持久影响的因素”和“政治文化核心而稳定的组成部分”,政治价值观一直受到中外政治学研究者特别是比较政治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米德、班菲尔德、阿尔蒙德以及维巴关于文化与公民文化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因格尔哈特发起的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以及进入21世纪以后由劳伦斯·E·哈里森发起的“文化价值观与人类进步”研究、由台湾朱云汉团队主导的亚洲民主动态调查(ABS)等,我们都能看到海外学术界对政治价值观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虽然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学术界不乏对中国国民性、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性格的相关研究,但国内学术界对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主要是受到海外学术界的影响,其真正起步乃是20世纪90年代,①自此以后,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实际上,政治价值观与政治信任、政治效能感一起,成为近十年来政治文化研究最常用的实证对象与特色主题。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之所以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同时具有规范性与实证性两个特点决定的。从规范性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比较政治学存在着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解释民主转型或者稳定民主的研究范式;而从实证性的角度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大批比较政治学研究者致力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获取相关群体对政治的认知、情感与评价,从而使得对政治价值观的测量成为可欲之事,对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也契合了规范性与实证性的要求。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政治思想市场也面临激烈的碰撞和交锋,特别是海外的民粹主义、极右思潮以及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不仅显著地改变着西方学术界关于主流政治价值观的认知、信仰与评价,而且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反思。在国内学术界对政治价值观的研究恰逢三十年之际,系统回顾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梳理该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这些研究进行反思,不仅有利于我们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更好地立足中国本位、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而且有利于推动海内外关于政治价值观研究的反思从自发走向自觉,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政治价值观研究的思想渊源 虽然国内学术界关于政治价值观的研究始见于1991年,但自清末民初开始,与政治价值观相关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国民性等问题实际上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894年,美国来华传教士明恩溥所著《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描绘了他在中国传教生活的过程中对中国人性格的整体性认识。②严复则明确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主张增强个体的主体意识,培育其自由民主观念,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③梁启超在《新民说》中也提出了对国民性的改造,即从公德、私德、自尊、合群、民气等方面描绘了理想中的“新民”形象,包含了对“新民”的国家思想、政治能力、权利思想的论述。④1914年,辜鸿铭在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英文论文,从“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女性”“中国的语言”等角度,阐述了中国人的精神文明价值。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在他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中也对国民性作了深刻批判,诸如《记念刘和珍君》和《关于知识阶级》中对权贵精英的批判、《药》和《阿Q正传》中对底层群体的奴性批判等。这些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与近代中国的救亡路径探索息息相关,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从洋务运动的技术救国到戊戌变法的政治救国,最终反思到思想与文化启蒙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因此,一方面,要对传统中国的主流文化特别是国民性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新民”,开民智、鼓民力、兴民德,从而在近代中国开启了从文化思想、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等角度思考社会与政治问题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对共产主义的价值信仰和追求成为主流,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政治学在内的诸多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一度被中断,更不必说对政治价值观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热”以及大陆与海外的学术交流日益繁荣的背景之下,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得到恢复。相对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使得80年代后期的学术界开始重视肇始于西方学术界的政治文化问题。1987年,王沪宁的《比较政治分析》一书出版,其中对“政治文化”作出了独立系统的介绍。⑤1989年,阿尔蒙德和维巴合著的《公民文化》一书在国内出版,在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对国内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界,一些学者开始借用西方学术界的量化方法研究价值观问题。1987年,王新玲使用罗克齐(Rokeach)的量表(Rokeach Values Survey,简称RVS)对城市中学生进行测查研究,探讨了道德判断及职业选择与价值观的关系。1989年,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也使用这一量表对2000多名青少年进行过测查。⑥可以说,对西方政治文化研究成果的引进和介绍,以及相关学科对一般价值观进行的测量和量化分析,为20世纪90年代国内政治价值观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学术基础。 二、政治价值观研究的学术回顾 (一)奠基: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真正开始了自主研究政治价值观的探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出现了一系列专门研究特定群体的政治价值观的成果,同时对西方各种政治价值观的引进、介绍与消化也成为这一时期政治价值观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1991年,陆建华在《青年研究》上发表《当代青年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国内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最早以“政治价值观”作为直接研究主题的文献。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写的《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的价值观演变研究》一书,其中也分析了青年群体的政治价值观演变问题。⑦1998年,孔繁斌的《农民政治价值观变迁与权威分化:政治控制取向》一文,则从社会生态、取向转换、外化形式、象征系统等方面描述了90年代中国农民政治价值观的结构性变迁。⑧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学者李路曲将关注点放到国外,从政治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指出,新加坡主流政治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中的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两个方面。⑨另外,这一时期对西方各种政治价值观的引进、介绍与消化也成为政治价值观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典型的包括199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群主义》《民族主义》以及世纪之交由李世涛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三卷本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