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德育意蕴的《大学》记忆

作 者:

作者简介:
乔元正,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周鹭,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邮编:408100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活动关涉的价值命题。《大学》对理想道德人格的追求及其塑造的逻辑进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世界。从德育的视角出发,将核心素养研究根植于中华民族明德修身的文化母体之中,在明明德的价值理想和德育次第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践逻辑互相印证的过程中,深度发掘其道德意蕴,对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字号: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普遍关切的价值命题。“教育活动不是一种价值无涉的描述性活动,而是价值承载的活动。”[1]教育所要塑造的是德才兼备的人,绝大多数教育家们在论及道德品质形成过程时,都十分重视教育的道德教化作用。[2]《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的典籍名篇,无论将其视作与“小学”相对的古代学制还是明德修身的“大人之学”,其意均在通过教育的教化功能,培养明体达用的圣贤君子。新时代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德育内容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对学生必备品格的道德要求,其实践逻辑与《大学》治学、修身、济世的德育进阶遥相呼应。因此,将核心素养研究置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和民族记忆之中,深度发掘其德育意蕴,对全面理解当下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明德修身与立德树人的古今义辨

       培养什么人不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标准及其现实规定性。《大学》作为以德治为指南的政治哲学和承继道统的道德哲学,其内容是对君王及其统治集团提出的严格要求。虽可作为凡庶立身处世、明德修身的本旨,但主要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内圣外王、明体达用的圣贤君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的桥梁作用,旨在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既是对明德修身的批判继承,也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和要求的时代回应。与明德修身相比,立德树人的内涵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实践价值更强。

       (一)明德修身:古代教育的道德理想

       《大学》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南宋时跃居“四书”之首。被朱熹称为:“修身治人底规模”,其根本地位由此以定。《大学》长期未被儒家社会所特别留意,南宋时期却成为显学。这既缘于宋代心性之学发展的需要,也与“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推崇关系紧密。“二程”称《大学》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则认为:“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并在“二程”基础上以理学视角加以重释,别为次序,分经一章、传十章,并作《补传》一章。程朱的《大学》新解不仅使理学接续了儒学道统,使之升华为道德哲学,还使其拥有了“内圣”规模和“外王”节目。从此,古代道德教育具备了一套以修身为原点的“同心圆+阶梯式”可操作的完整实践模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经一章”是《大学》的总纲和宗旨,可谓纲中之纲,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位居“三纲领”之首,朱熹认为“圣人教人,只在《大学》第一句‘明明德’上。”[3]p433“明明德”是动宾结构,前一个“明”是动词,作显明解,中间一个“明”是形容词,当光明正大解,德则是指德性。“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4]p16朱熹认为“明德”得乎命理之天,先验的、光明璀璨且赋灵性的“明德”虽然本体上存在,但常受后天物欲的蒙蔽和个人褊狭气质的约束而遭到压抑。如何显现光明正大的德性?朱熹在“明德”的释义中给出了答案,即“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明德”兼具心之体用,“具众理”是体,“应万事”是用,“它既是人内在的‘德性’,同时也是能彰显于行动的德性。”[5]质言之,“明德”既是道德根据先验的存在,同时也需要通过后天修身来实现。

       金文中多次出现“明德”,如“秉明德”(《梁其钟》)、“秉元明德”(《虢书旅钟》)、“翼受明德”(《秦公钟》)、“共(恭)明德”(《叔向父禹簋》)。据考证,此处“钟”“簋”等四尊礼器的铭文均为周人所作,“明德”秉承、接受或分享自先祖,是一种威仪、恭恪、勤政的政治品德。[6]早期“明德”具有三个特点,即行为主体是古代圣王,是贵族性的政治道德,是君德而不是庶德;与昏德相对,是理性化的政治道德;君德神赋,源于命理之天,具有天人合一的义理化内涵。[6]“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乎!吾从周。”(《论语·八佾》)面对乐坏礼崩、秩序坍决的人文状况,先秦儒家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勇气,祖述尧舜、效法先王,试图在先王之道的新释中寻觅理想人文秩序的重建依据,力挽狂澜于既倒。曾子所传《大学》对“明德”做了祛魅的功夫,将天命神赋的王道明德普遍化和平民化,把君王的政治道德改造为庶民的人伦道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在道德主体和内涵两个层面提供了庶民“明明德”的普遍性和可能性。“‘明明德’乃是为己工夫”[3]p433“德之明与不明,只在人之克与不克耳。克,只是真个会明其明德。”[3]p501自此以后,凡夫俗子均可以循着“三纲领”“八条目”的明德修身之道,弘扬光明的内在心性、圆满个体的道德修养。

       (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国家相继颁布了系列指导意见,其中《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学段的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确定了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改革环节,即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具体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形成了最终研究成果。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和18个基本要点。[7]核心素养是党在新时代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旨在明确学生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那么,立德树人的内涵是什么?“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立德居于首位,德性是人生的最高成就。“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从树谷、树木、树人的对比中强调了树人的长期性和重要性。[8]立德和树人虽是独立的动宾结构,但二者存在顺承关系。“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9]p7所立之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立什么德就树什么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所树之人是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培养和塑造人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树人是立德的形式和载体。因此,立德和树人是有机统一的,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10]“德”有大小之别,亦有公私之谓,既有明德修身的传统道德基因,又有立足当下、反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信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