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视域下道德教育的精神失落与本心回归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倩,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孙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陕西西安,710062。

原文出处:
中小学德育

内容提要:

社会转型时期,内卷化现象愈演愈烈。迷茫与焦虑的疯狂蔓延,使得精神形态遭受了强烈冲击。内卷化时代的无序竞争、德育模式的盲目翻新与道德主体的过度劳作,在不同维度上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精神失落。挽救道德教育的精神贫困,必须立足于道德教育的精神向度,通过精神生活的价值体认、道德教育的精神赋魅、道德主体的精神还乡,阻止内卷化对道德精神的宰制和滥觞。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09-0005-05

       教育内卷“是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受教育者的边际报酬递减”[1],指教育领域以白热化的竞争、汗牛充栋的“成果”与无发展的增长交织而成的非理性发展状态。道德教育的内卷化,在学校德育中主要表现是:为迎合激烈的社会竞争而不断生产出“枝繁叶茂”但“中气不足”的德育模式,其实质是焦虑对精神的掩盖与荒芜。内卷化是教育的系统性退化,不仅没有推进道德教育的发展,反之遮蔽了道德教育精神成人的本心。因此,在内卷化这一非理性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精神,以此充盈生命能量。

       一、精神失落:内卷视域下道德教育的发展危机

       内卷化是一种失调的社会发展形态,表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就道德教育而言,内卷化以无序的竞争与人性的冷漠,渗入德育模式和道德主体的发展之中,给道德教育的精神维度带来很大的劫难。

       (一)无序竞争与人性冷漠:内卷视域下信息时代的精神枯竭

       内卷化逐步蔓延的时代,无序竞争日渐剧烈。身体的过度消耗与精神的逐步退隐相伴相生,摩肩接踵却又脚步匆忙的人群,与机械而忙碌的生活堆叠为社会的常态。技术与资本构筑成的摩天大厦,将人困于物质一隅,使人退化为不会观望周遭风景、不会体味美好的机械个体,逐渐消解了个体的精神需要,弥散个体的情感需求。于是,情感的宣泄孤立无援,人性的冷漠自成一派,精神的饥渴与价值的失范构成了社会的典型特征。

       教育本是心灵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温热而具情感基调的。精神的缺憾带来了时代的冷漠,也带来了教育的冷漠。教育场域中生命关怀的缺失、情感交流的单向度,逐渐成为抵制教育健全发生的重要因素,也造成了教育中人的冷遇以及生命力的枯竭。教育的冷漠是理性与实质化占主导地位的结果,是人心之间的割据,也是精神价值的退隐与缺席。教育中的冷漠不仅会带来教育的苍白与无力,更会导致教育主体精神的平庸。

       冷漠侵害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给道德教育留下了隐患。冷漠的道德关系不仅疏离了道德主体间的存在关系与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将个体与精神肢解开来,还从根本上否认了道德,使得道德教育深陷窘境。事实上,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感染人心的教育,是一种成人之道,在根本上属于精神教育的范畴。因而,道德教育必须消解人性的漠视,抑制道德冷漠的弥散,回归于精神维度,从精神上发散道德关怀、发展道德敏感性、培养道德本能。

       (二)模式创新与精神缺位:内卷视域下德育创新的主要诟病

       近年来,国家对于道德教育愈发重视,各项政策成为引领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引。然而,有别于对国家政策的深入解读与积极响应,内卷化所带来的“发展”,以模式翻新博取眼球,以表面的繁荣掩盖停滞的本质。这种行为将道德的单元性载体相互隔离,大量制造德育模式,对精神维度却避而不谈。这不仅毫无发展价值,还忽视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精神形态的中枢作用。

       德育模式盲目翻新对精神本质的消解,将道德教育逐步引入“价值无根性”和“精神虚无性”的荒漠之地,助推了道德教育的精神缺位。所谓精神缺位,指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缺失现象。精神作为人的本质存在,是道德教育对人的根本作用点和主要着力点。因此,道德教育的精神缺位就更加兹事体大。从本质上讲,道德理应是个体精神上的自律,道德教育更应具有精神内核。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精神维度,将导致道德教育的意义沉沦与价值虚无,终将使道德主体面临品格沦落的危机。

       失去了精神和信仰的道德教育是只剩一半的道德教育。冷落了灵魂、偏离了航道的道德教育,逐步变得面目可憎,成为雅斯贝尔斯笔下“失真”的教育。道德教育是一种征服人心的过程,是从思想和精神上内在创建而来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就必须关涉道德教育的精神层面,扼制住道德教育精神危机的发展源头,从而消解教育内卷化对道德精神的侵蚀,还道德教育一个纯净的空间。

       (三)过度劳作与价值淡漠:内卷视域下道德主体的机理失调

       内卷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个体陷入无休止地劳作。然而,筋疲力尽的劳苦工作不仅无法收获理想的效益,身体的疲乏还遮蔽了个体的精神与价值追求。教育理应是创造幸福的,道德教育更是如此。缺失了价值的引领与精神的享受,个体就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精神家园。道德主体是最具精神意蕴和思想高度的个体,脱离了精神的升华,道德灵魂无处安家,道德主体无法发育健全。

       内卷状态下的道德主体,由于与精神的疏离,逐渐趋于“无身”的状态,因此不再具备本体价值,不再拥有主体身份,沦落为道德场域的生硬存在者。自此,道德场域中出现两种精神迷失现象。其一是道德主体的精神失却。个体口头遵从道德,但不具道德作为。这种言论与行为倒挂的现象,显然是非道德的。其二是道德主体的精神虚饰。个体具有道德作为,但是在舆论压迫下被迫行使的,这种“与自身离异”的道德行为是对道德的伪饰。从本质上看,此两种非道德现象的根源都在于主体没有内在认同道德。也就是说,不论结果如何,“如果主体不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