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育实践改进的系统范式

作者简介:
张羽,刘惠琴,石中英,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张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未来教育与学习;刘惠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未来教育与学习;石中英(通讯作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哲学.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高质量的教育研究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当代主流教育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即实证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这三种范式面临两大危机:研究无法系统指导实践改进、主流范式缺少中国本土文化的贡献,限制了教育研究价值的实现。文章提出“指向实践改进的系统范式”,以解决主流教育研究范式的危机。系统范式的本体论基础包括教育实践的统一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复杂动态性;认识论主张包括具身性、情境性和整体性;方法路径包括驻校教育研究模式、“学术—实践共同体”的建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材料等,并提出“实践改进性”的学术评价标准。系统范式的实践面临诸多挑战,要求对教育实践系统与教育研究的关系进行顶层设计、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创新学术评价标准。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21)04-0078-13

       DOI:10.14138/j.1001-4519.2021.04.007813

       教育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实践之一,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教育研究是教育实践改进的重要推手,高质量的教育研究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但纵观中外教育研究近百年的发展,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作用非常有限,已经出现范式危机①。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亟需教育研究强有力的支撑。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②中就教育研究范式创新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要“深化科研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研究范式、方法创新,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当前在学界和社会上有很多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和讨论,这些对于教育研究发展都非常有益。本文对当前主流教育研究范式进行梳理和讨论,并从实践改进的价值取向出发,尝试提出教育研究范式的新主张。

       一、当代主流教育研究范式概述

       范式(paradigm)作为对学术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称③,在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规范着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具体行为。世界观作为范式构成要素,指学术共同体成员对所认识的对象所形成的基本态度、观点与信念,是学术共同体开展研究活动的基本前提。世界观决定了学术共同体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价值观指导着学术共同体成员在研究工作中对选题、认识方法、工具选择、结果解读等具体决策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帮助学术共同体在面对复杂的研究对象和有限的研究资源时、在面对研究进程中模糊的阶段性成果和不确定性时做出抉择。方法论则是学术共同体根据其所信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选择的理论框架、规则和标准、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④。

       西方近代教育学自产生以来,所采用的研究范式与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所采用的范式基本相同,都体现了近三百年来西方学术界思潮的变迁。其变迁形态丰富、学说庞杂,可大致归类为三种基本的研究范式,即实证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⑤下面将从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epistemology)、研究目的(purpose)和方法路径(methodology)四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实证主义范式

       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t paradigm)是教育学及广义社会科学对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类比,这既反映了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范式对社会科学的冲击,也反映了社会科学在演化过程中通过类比自然科学以提升自身研究正当性和权威性的诉求。在本体论方面,实证主义范式认为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研究的主客体互相独立;相信原子论和还原论,认为教育现象可以被分为许多独立的要素,这些要素基于理性的、而非随意的方式在运行,并可以被抽离出来进行单独研究,即要素在情境中的性质和功能与脱离情境被研究得到的性质和功能是一致的。在认识论方面,实证主义范式拒斥脱离经验的传统形而上学及其逻辑演绎方法,认为“人的堕落使得心灵模糊不清,无法映射世界。人的理性容易出错,因此需要实验证据。”⑥并且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普遍的因果关系,教育研究应据此建立统一的、公理化的、以因果规律为结构的知识体系。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目的是描述教育事实、归纳出统一的教育秩序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预测和控制。在方法论上,实证主义严格区分事实和价值,主张排除价值取向,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以归纳法为主,强调采集经过设计的对照实验数据或者是可量化的数据,主张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忽视对无法量化的因素的研究。实证主义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已非常丰富,主要通过定量研究体现,包括设计大量问卷调查采集结构化的定量数据,测量和刻画人口学变量、经济学变量、心理量表、学业成就和教育决策行为等教育投入、过程和结果的特征,研究方法则包括以随机对照试验为黄金法则的一系列实验、准实验和对观测数据的计量统计分析,涉及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及领域。

       实证主义在描述教育系统内的群体特征和共性规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实证主义者过于相信其归纳的规律,忽视了教育世界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最常见的局限就是统计分析中总有很大比例的方差无法被实证模型解释,并被研究者忽略。基于可观察数据归纳的统计规律往往只能描述实践现象或者局部的关系,无法触及教育实践系统的深层本质。实际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保护伞,他们从复杂而不确定的当代教育世界“撤退”到这个保护伞下,只需从事严格规定好的教育实证研究即可获得实证主义范式所赋予的权威性,很少尝试改进复杂的教育实践系统。⑦

       (二)解释主义范式

       哲学上,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m)发源于阐释学(hermeneutics)与现象学(phenomenology),对实证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认为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反对忽视研究对象的主体性。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在本体论方面,解释主义范式不承认主客体的截然分开,认为人与世界是一体的,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存在;认为教育现象的存在是整体的、本质的、直观的,教育现象依情境而变化各异,不能把教育的要素从情境中抽离出来进行研究。在认识论方面,解释主义范式提出主体间性等主张,认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建构的认知过程;相信知识是通过主体间对话和整体分析创造出来的,反对把复杂教育现象进行肢解,主张多元的知识体系,强调个体和情境的特殊性及不确定性。代表理论包括阐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符号互动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诸多理论。解释主义范式的研究目的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情境解释(contextual explanation)和理解,理解教育活动背后历史的、人文的、伦理的因素,以期超越基于笛卡尔认识论的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建立新的教育理论。⑧在方法论方面,主要采用基于现象学建立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等质性研究方法,从文本选择、问题视域、解释循环等方面进行推理⑨,拒斥控制实验和定量方法。解释主义范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质性研究,在理解教育现象、教育系统中不同主体的个性化经历和主观世界等方面做出独特的贡献。但解释主义范式也在实际研究中体现出诸多局限。一方面,解释学内部各个流派并没有达成一致,教育解释学也受到分析教育哲学、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范式的竞争,并没有成为公认的权威范式。⑩既有的理论也往往具有有限的解释力,并且有可能出错。(11)另一方面,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背离了教育实践本质,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教育现象进行主观预设的解释。因此,研究结论仅仅停留于解释,而且也往往是对研究对象的误解,对教育实践者没有产生什么实际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