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面对自己不懂的“生活”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内容提要:

现实主义的政治使命(文体政治学)与现实主义的真实再现(文体修辞学)存在着逻辑的裂痕,导致人们误把人民性的政治诉求和真实性的审美表达混为一谈。而从文体哲学角度来审视,这恰恰是现实主义内在悖论的症候。现实主义既是新现实的必然结果,只有在新的世界图像建立起来的时候,“现实”的新知识范式才能转换完成。“现实主义”不是诞生在有生活和对生活的模仿就有现实主义的时刻,而是诞生在“新现实”发生的时刻,即“机械的世界图像”确立的时刻。它“假装”不存在实在界(The Real),并把“人”(实在界)改造为“认知主体”(象征界与想象界的巧妙结合)。“现实主义”归根到底乃是一个关于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意识”的问题,而这正是恩格斯之典型论的关键性议题。典型论“创造”了一个勇敢面对自己不懂的“生活”的“现实主义者”形象。与其说现实主义“揭示”现实,毋宁说现实主义有可能“尊重”现实本身的昏暗不明。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或者说创作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这是一个学界思考了很久似乎也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但是,“向生活学习”,却是诸多艺术家都认可的态度和方法。这当然会产生一种关于生活的刻板想象:生活是没有错误的,有错误的只能是不熟悉生活的作家。所以,现实主义首先被看作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没有比来自日常生活经验的感受更具有“真实性”的说服力了。“生活=真实”的公式也就慢慢被确立了起来。不妨举一个普通而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来说明经验主义层面上陈述的“生活”所带有的“意义硬核”特性。

       1956年《人民音乐》杂志一则小文这样写道: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编的“广播歌选”六月号(第70期)上刊登了一首采棉歌(张克作词),由于这首歌词的好些句子写得和采棉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闹出很多笑话。如在第一段中:“早起麻麻亮,月亮未落坡,云雾绕在半山坡……”。我们知道农民是不会在天未亮就下田去摘棉花的,因为采棉不同割稻,棉花最怕受潮湿,把露湿的棉花采下来,就要影响花的质量,所以农民摘花一般都在吃过早饭等露水干了以后再下田。①

       这则题为《作者应该熟悉生活》的小文,其话语力量不是体现在其对艺术家熟悉生活的指导性方面,而是体现在其潜在的关于“真实”的知识型方面。题目中的“应该”二字体现出“本应如此”“理应如此”的话语态势。这则小文的结尾特别强调了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才会犯这样的文字错误。作者没有说“只有熟悉农村”才是体验生活的唯一出路,但是,农村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劳动者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却是这个时期关于真正的生活的知识型逻辑。中国革命的道路证明了工农结合的合理性,这也自然确立了文艺创作应该与工农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1942年5月,毛泽东就讨论分析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生活的隔膜:“对于工农兵群众,则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②

       从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的主张,到熟悉农村生活才能写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这其间是存在逻辑性差别的。毛泽东所主张的,乃是“文艺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剥削阶级服务”这一观点;文艺工作者要贴近工农兵创作,放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高傲态度。这也成为关于现实主义“文体政治学”内涵构建的关键性语义。然而,尊重工农兵,面向人民创作,毛泽东强调的是政治态度,而不是专指写作技法和文体理念。简言之,文艺为人民创作,不等于作家要完全服从人民群众的语言、思想和习惯——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提出来文艺创作要高于生活的原因所在。然而,文艺,尤其是现实主义被当作是文艺的主要形式之后,无形中变成了生活的“附庸”或者“学习生活”的产物——这恰恰是经验主义对马克思的历史主义的违背。③

       由此,关于现实主义,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乃是什么才是“现实”的问题。一方面是现实主义的政治使命(文体政治学),另一方面则是现实主义的真实再现(文体修辞学),这两者之间的裂痕,恰恰是误把人民性的政治诉求和真实性的审美表达混为一谈。如果不引入文体哲学的视野,文体修辞学和文体政治学的裂痕则无法弥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重新理解和反思恩格斯的典型论便十分必要。

       从文体修辞学、文体政治学到文体哲学

       在笔者看来,对现实主义的研究,应以现实主义的文体意识和主体观念为线索,将现实主义的文体理念划分为这样三个时段:前工业化背景下的文体修辞学时段——现实主义的创作更多地秉承写实或模仿技法(同时呈现出对现实人生的强烈关注);工业化背景下的文体政治学时段——现实主义成为暴露资本主义现实罪恶的重要类型,也是启蒙主义政治的关键文类;数字社会背景下的文体哲学时段——现实主义的文体政治功能被重新反思,传统现实主义叙事伦理和文体理念受到质疑,真实性、现实与主体等问题浮出水面,现实主义写作倾向于摆脱传统“反映”理念,出现了新的现实主义文体探索。

       这种文体哲学的转向,体现了现实主义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的状况。20世纪国家进步神话昭示和引领的史诗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政治视野开始趋于坍塌。由国家主义的进步神话所养育的那种激情四溢的激情叙事,开始被一种更多地表达自我体验和生活境遇的叙事所代替。现实主义文体政治的科学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启蒙——批判的冲动,开始淹没在私人化的现场之中。“现场经验”无休止的追索,是对“距离消融”(Eclipse of Distance)这种叙述感的热情张扬。因此,现代主义也就呈现为对秩序和秩序化叙事的强烈对抗,并形成对理性主义宇宙观和世界观的摒弃。

       这三个历史阶段也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研究的三种视野。

       第一,以模仿、写实与反映为核心话语的现实主义文体修辞学研究视野。

       一直以来,“现实主义”被规定为特定的创作原则或者创作手法。正如艾布拉姆斯所认为的,现实主义的本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指的是19世纪小说写作的特定范式,另一个指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反复出现的对生活和现实进行反映的美学范式。④小说之繁盛与新闻写实有极大的关联,这铸造了现实主义与小说的姻亲关系(伊恩·瓦特,1992)。奥尔巴赫从人的心智能力角度细致讨论了“模仿”(mimesis,摹仿)在文学艺术中的意义。这至少呈现了长期以来学界对现实主义理解的基本思路:“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源自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写实倾向,它在小说、会话、电影和虚拟世界中都可以“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