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21)05-0029-06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其中,教育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领导中国人民把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发展到现在拥有2亿7千万人在校学习的教育大国。今天我们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回顾一下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对于我们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就提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发展教育事业。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①。新中国成立以后首先确立“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②。1951年的学制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把工农兵的学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改革开放后,在恢复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打好人才基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直接利益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最基本的途径。他强调,教育乃民生之基,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通过教育,人才能提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才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为人类进步服务。 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论,历来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我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人才。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我国初步进入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时期,教育逐步普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956年还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④他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⑤十分明确地提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教育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报告再一次明确地阐明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他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⑥习近平总书记充分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人才的培养,坚持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⑦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虽然表述中没有提到美育和劳动教育,但德智体诸方面发展中已有全面发展的内涵,特别是强调中国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当年在实施中也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在中学阶段设有生产技术课程,夏收秋收时,学生要到农村劳动,参加劳动实践。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还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⑧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给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是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提出来的。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我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教育上都落后于世界。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就需要改革开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培养全面发展人才。邓小平的讲话不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教育科学走向现代化,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