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

作 者:

作者简介:
季念(1982- ),女,四川达州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季水河(1954- ),男,四川邻水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湘潭 411105)。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20世纪30年代伊始至40年代初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阶段。“自觉”是针对“自发”而言的,其判断标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标志性成果和总体性态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系统译介、世界左翼文学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引导为背景,突出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观念的理论自觉、对无产阶级文学与无产阶级身份的一致认同和对新人新作与文学现状的主动关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觉的意义在于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较好地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成功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统一,为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整体格局的定性和走向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21)04-0048-12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始走向自觉。从20世纪30年代伊始至40年代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文学批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体现了较强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也成为30年代乃至影响其后数十年的最权威的批评方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文艺界主导地位的最终确立”①。这一时期,可被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阶段。这里的“自觉”,是针对20世纪伊始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自发”而言的。“自发”和“自觉”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二是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志性成果,三是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总体性态势。自发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其代表性人物李大钊、陈独秀、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蒋光慈等来看,他们是非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去分析中国文学现象的;从其标志性成果来看,当时影响最大的批评文章,除从哲学上说明文学的一般性质外,大多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学思想,更没有主动关注中国文学实践,尤其是具体的作家作品;从其总体性态势来看,无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还是批评成果,都没有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学批评标准与方法。而自觉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其代表人物瞿秋白、鲁迅、胡风、周扬、冯雪峰等来看,他们都自觉地、主动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评价中国文学现象,探讨中国文学特点,分析中国文学发展趋势;从其标志性成果来看,不仅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去揭示文艺的本质特征,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观念、方法运用到了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中;从其总体性态势来看,当时代表性的批评家和标志性的批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历史与美学的批评标准,都有准确的把握、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从以上三条标准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其前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的自觉。正如说魏晋时代“文”的自觉之前提是“人”的自觉一样,中国现当代的理论自觉,其前提也是中国现当代理论家的自觉。本文之所以将20世纪30年代伊始至40年代初期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而非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的自觉,这是为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所决定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体形态而非批评家,研究重点是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性文本而非某一批评家的成果。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觉的背景

       恩格斯说:“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②在恩格斯看来,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普遍联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与当时中国左翼文坛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是联系在一起的。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系统译介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译介已比较完整和系统,哲学方面的唯物史观著述,经济学方面的剩余价值理论,政治学方面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都有介绍,都出版了相关的著作中译本。尽管这些著述中都涉及到了与文学相关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论著,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问题的几封重要书信还没有在中国正式发表。这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有着较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著作在中国的系统译介,还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很快它就确立了自己的五项主要工作方针,其中第三项就是“确立马克斯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③。在这一工作方针的指引下,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批评理论著作、培养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的活动随即展开。从1930年开始到40年代初,中国翻译出版了一批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著作,发表了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930年1月,《萌芽月刊》第1卷第1期发表了冯雪峰译马克思《艺术形成之社会的前提条件》(今译《〈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933年4月1日,《现代》第2卷第6期发表了瞿秋白(署名静华)撰写的《马克斯、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一文,该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等几封书信的主要内容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思想;1933年6月10日,《读书杂志》第3卷第6期发表了陆侃如译《恩格斯两封未发表的信》,一封是恩格斯《致哈克奈思女士书》(今译《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另一封是恩格斯《致特里尔君书》(今译《致格里松·特里尔》);1934年12月16日,《译文》第1卷第4期发表了胡风译恩格斯《与敏娜·考茨基论倾向文学》(今译《致敏娜·考茨基》);1936年10月2日,由鲁迅亲自编校的瞿秋白译文集《海上述林》上卷在中国发行,该译文集中收入了瞿秋白编译的《恩格斯论巴勒札克》(今译《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社会主义的早期“同路人”——女作家哈克纳斯》、《恩格斯和文学上的机械论》、《恩格斯论易卜生的信——给爱伦斯德》、《列甫·托尔斯泰像一面俄国革命的镜子》、《L.N.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937年2月,南京《时事类编》第5卷第3期发表了邵荃麟译《社会意识形态概说》(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摘译);1937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了赵季芳编译恩格斯、列宁著《恩格斯等论文学》;1938年9月,延安《解放》周刊出版了艾思奇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1938年11月,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译《德意志意识形态》;1939年11月,桂林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了欧阳凡海编译《马恩科学的文学论》;1940年6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出版了曹葆华、天蓝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艺术》(汇编本);1940年10月,上海读书出版社出版了楼适夷译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艺术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