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21)04-0021-07 科技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使社会由现代工业文明向多元无序的后现代文明变迁。教育的发展方式呈现由现实向网络虚拟互联转化的新生发展态势,教育治理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基本范式,那么人的发展应遵循何种逻辑与范式?本文探视宇宙观及微观世界,找寻人类发展观,追寻人的价值观,分析人的发展的实质及其价值逻辑,以新时代的时空视角,回望人的历史及现实存在,在自由与多元价值中,思考人的价值回归,探索人和谐发展的教育场域实现。 一、人是共生的存在:共生是人的存在状态和方式 (一)人是共生的存在 生命的始发点源于“同一种原始的抽动”。[1]293“无论你到世界的什么地方,无论你看到的是动物、植物、虫子还是难以名状的东西,只要它有生命,它就会使用同一部词典,知道同一个代码。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家。”[1]294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250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后期演化发展为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东亚的“直立人”、印度的“梭罗人”等。[2]6大约7万年前,“智人”创造人类文化,开启“认知革命”;[2]3史前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者”,[3]3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食物生产者”,[3]23以农业生产为标志。此阶段,人性的善与恶同存,如“塔萨代人”完全没有侵略性,根本没有“武器”“愤怒”“战争”这些词;而“芬图人”则比较凶暴,擅长战斗。[3]43文字的产生促进文化发展,人对自身的认识开始关注人类特性,人是“天地之(性)[生]最贵者”;[4]634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5]1096劳作是人的突出特征,规定和规划了人性的圆周,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圆的各个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以符号统一在一起;[6]11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504人类,从产生之始到当下的文明,一直都是共生的存在。 共生,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共生主体“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5]458共生是一个生态学概念,后被衍生为一种相互依存的生存状态。从宏观上看,宇宙是万物共生的缘起。宇宙始于大爆炸奇点,终于黑洞奇点。因此,奇点亦是时间的起终点。“时间不能完全独立于空间,而必须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时空的客体”。[8]21微观上看,从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到夸克、反夸克,物质分裂、分解及最终夸克与反夸克的融合消解,在量子力学理论的证明下呈现着共生存在。[8]62人作为中观的存在,共生于宏观宇宙与微观世界,是共生的生命存在。 (二)人的共生的基本形态和方式 1.人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包括物质共生与精神共生。自然是人生存的物质基础,包括天、地、人及微观世界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也能在自然中发现新事物,在自然危机中改造自然。此外,人与自然还存在精神共生,即通过自然的物质存在影响人的精神生成。马可·奥勒留说:“莫分心,奠渴求,做自己的主人,像个人、有人性的人,像个公民、凡人那样看待生活……拂乱灵魂的不是事物本身,因为它们是外在的、无动于衷的,而困扰我们的皆来自我们自身的判断。”我们看见的万事万物瞬息万变,皆知昙花一现;“莫忘过眼云烟有几多。宇宙:流动不居;人生:观心证道。”[9]13斯多葛派这个关于人的概念最宝贵之处在于,它令人深深地感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以及人在道德上是独立于自然的。[6]14而我国古代的哲学鼻祖老子却提出人与自然相融相生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87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效法自然中的德之大者“天与地”形成人的道德,人之德,蕴于自然,与自然同德。“上善若水”“虚怀若谷”“不为而为”,这种源于自然,格物致知的哲学理念,至今还是我们道德哲学的重要基石。 2.人与社会共生。具体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共生及人与自我的共生。人自身的社会属性,使人必须在成长和发展中不断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在自我与社会的调试中,实现着平衡。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命运就是人际关系和人的再调适”,“命运是我们的关系网……其中必然存在着某种平衡”。[11]4在自我与社会的平衡中,实现着共生与发展。 3.人与自我的共生。第一,人与自我的进化共生。“早期人类是一个脆弱并且稀少的动物,他们的生存最初是不稳定的,在某个时期,他的祖先从树上下来,失去了适于攀缘的脚趾的优势,却获得了胳膊和手的便利。”[12]266在进化中,人实现着自我的发展。第二,人与自我的思想发展共生。人的精神是在对话和思考中不断生成的,人的自我追问、自我实践,始终处于复杂的交互转换中,日复一日,循环往复,最终形成独特的自我,实现思想内生。 4.人与环境的共生。这里的环境,具体“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13]34重视先天胎内环境营造,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列女传》“周室三母”篇记载:“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14]9太任善教而有德,生子文王,形容端正,才德过人。后天的环境,是一个宏观的自然与社会等相交融的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外在环境,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教育环境。社会环境要求人对各种社会秩序的遵守及和谐社会环境的创造,其中教育环境是人与社会共生的重要构成。教育环境“为培育人而有意识地创设的情境,一般可分为家庭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13]37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助于人的积极状态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