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我国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简介:
谭旭(1964- ),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学科执行主编,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研究。北京 100872;黄路遥(1993- ),女,广西南宁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厦门 361005;张祯祯(1992- ),女,河北沧州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厦门 361005;张磊(1985- ),女,河北唐山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教育史,高等教育学研究。北京 100872;周序(1983- ),男,四川泸州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内容提要:

通过对“人大人文社科文摘”《教育学文摘》2016-2017年摘编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两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教育精准扶贫、核心素养、校园欺凌、新高考改革、农村教师发展、大学治理问题、职业教育现代化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可以发现今后教育研究的方向将集中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教育变迁、新高考改革的效果评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用型大学转型等方面。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8)03-0001-10

      2016-2017年,是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国家方针政策方面来看,从“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建设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着突破性的变革;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将教育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相联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社会的构建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给教育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在上述两方面变革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开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以2016-2017年“人大人文社科文摘”《教育学文摘》摘编的论文为研究文本,梳理出近两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并试图勾勒出教育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2016-2017年学术论文摘编概况

      (一)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情况

      2016-2017年,《教育学文摘》共设置栏目11个,摘编学术论文总计363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二)来源期刊摘编量排名

      2016-2017年,《教育学文摘》摘编的文章共涉及109种期刊,表2列出了摘编篇数前十位的刊物。

      (三)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来看,来自高校的论文总计313篇,占论文总数的86.2%,比例分布和2014-2015年度大致相当[1],由此可见,来自高校的作者依然是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和表4。

      

      

      二、2016-2017年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研究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教育不断迈向大数据时代,如何建构“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平台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3]。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发展也迎来了一次大的变革。近两年来,学者们就“互联网+”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的影响、给教育未来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

      “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影响可谓方方面面。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信息时代学习者对学习方式的诉求,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由学习内容的消费者向学习内容的创造者转变,对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等需求日益高涨”[4]。有学者认为,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中,教育认知将从“实有范式”走向“互联范式”,而在“互联范式”当中,学习即生成有意义互联的过程,对个体更为重要的是“生成跻身互联世纪的智慧”[5]。在教师教学方面,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将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因为“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将不再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而是基于丰富的客观数据。未来,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将成为推动教育深层变革的主动力”[6]。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班级授课制”将会向“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习”改变。[7][8][9]尤其是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流行,当各种课程资源、教学活动都汇聚到互联网之中时,学习就“不再局限在固定的班级和学校,而是基于互联网自由组构学习时空,通过建立个性化菜单来导航学习”[10]。

      “互联网+”给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一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全球化、丰富化、共享化。“互联网+”让“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学习鸿沟’”。[11]突破了这样的时空限制,教育者便可以在一个庞大而互联的信息资源库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二是教学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自主化。在“互联网+”的条件下,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对教材、教师、学习材料等进行多样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找到符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和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主体精神的培养和主体人格的形成,促进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2]三是加快了教育生态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教育的制度越来越灵活。既有传统的实体学校,又有基于泛在学习的虚拟学校,而且还有居于二者之间的“实体+虚拟学校”。[13]四是加快终身教育的实现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不再受限于时间地点,只要拥有一台电子设备,便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学习。[14]

      当然,“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挑战。一是提高“互联网+”服务能力与监管能力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审时度势,把握未来。[15]二是开发并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挑战。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在我国已得到开发与运用,但是利用还不够充分,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出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16]三是师生之间交流受到阻碍的挑战,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质量特别依赖师生之间及时、有效且高质量的互动[17],但这在“互联网+”的网络空间反而存在着被弱化的风险。四是知识观、教学法与现代技术适应的挑战。中国远程教育在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链条上还没有实现较大突破,即便在主要面向成人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时,也忽视了成人学习者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教学策略与方法仍以知识传递型策略和行为主义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实施中很少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的“建构者”加以考虑,从而限制了高阶学习目标的达成。[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