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叔子 姚启和 华中理工大学

原文出处:
煤炭高等教育

内容提要:

本文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知识有待于转化和升华为能力和素质;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而人文素质为知识、能力引导方向,因而更为重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知识、能力转化为素质的内化过程。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思想讨论中,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引起高等学校的普遍重视。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素质和我们一直强调的知识与能力究竟是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必然影响对大学加强素质教育取得共识。本文试图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做一些探讨。

      一、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素质则为知识引导方向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为了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在教育方面,他也十分强调应给学生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两百多年来,培根的这一名言,鼓舞了无数的后来人为发展科学而奋斗,做出了辉煌的成就;对于推动人们尊重知识、学习与掌握知识、创造与发展知识,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的确,知识是重要的。发展科学,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需要人们掌握大量的知识,因而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必须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没有必要的、足够的、充分的知识,如何能够创造出当今世界如此绚丽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如何能够成就一代一代叱咤风云的盖世人才。知识是这一切的基础,是必要的条件。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特别是知识的创新,更有特殊的重要性。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以指数速度剧增,就其总量来说浩如烟海。人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手,需要通过选择,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积累,还有一个不断更新知识的问题。知识的创新既需要有知识的选择、更新,更需要知识的综合和创造,这既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也需要有较好的素质。

      学了知识不仅有待于转化为能力,而且还有一个导向问题。同为核能,可以用来发电或用于其它和平目的,也可以用来制造核弹杀人。同为克隆技术,可以用于保护、繁衍动物和人类的医疗保健,如我国已成功地运用克隆技术给大熊猫治病,也可能用来破坏人伦道德和生态平衡。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的门徒中,就有不少是在一些著名大学理科或研究生院毕业的高材生。他们把学来的高新科技知识,用于制造毒气杀害无辜的民众。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高度发展,而其上的“病毒”不正是精于这些技术的“专家”炮制的吗?可见,知识掌握在不同的人手中就成为完全不同的力量,这就涉及到人的思想品质了。汪精卫才华出众,可是作了投降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汉奸。有人送其一副对联挖苦他:“昔有盖世(该死)之才,今具罕见(汉奸)之德。”据史书记载,为世人唾骂的南宋奸臣秦桧也是很有才学的。古今中外,这种事例还少吗?这些事实说明,知识和能力必须受人的思想品德制约。知识、能力掌握在没有良好素质的人手中,则是危险的;知识越多,危险越大。在《论语》中,孔子与其高足在这方面有深刻而生动的阐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素质,文是知识;只有知识和素质配合适当,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还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是素质,勇是能力。有知识的人应该以义为上,重视素质。当然,好的德行、良好的素质要有必要的知识作基础。没有知识,就愚昧、就野蛮、就分不清是非善恶,也就谈不上什么素质了。但是,学了很多知识和能力的人,并不一定都有德,并不一定都有很好的素质。没有好的素质,就轻浮、就虚伪、就寡廉鲜耻、就会颠倒黑白,混淆黑白。所以说,素质为知识和能力导引方向。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素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我们认为,素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的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概括地说,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维。总之,学习知识是重要的基础,但知识有待于转化为能力,而素质、特别是如何做人则更为重要。

      二、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人文素质则更重要

      上面我们谈了知识、能力、素质的一般关系,还可以从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来进行探讨。首先,加强素质教育与培养能力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就涉及到对什么是能力,以及对学生要着重培养什么样的能力的理解。

      有的人理解的能力,就是指“自学”能力(实际是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设计能力等等,总之是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与我们多年来实行的过分功利性的教育思想紧密相关的。设置很窄的专业,强调专业对口,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就要能解决具体问题,否则就是培养质量有问题。这在工科院校尤其如此。过分强调“对口”,急功近利,就是把普通高等学校办成了高等职业学校。孔子说:“君子不器。”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决不能象器具一样只派一种用场,而我们却一直强调培养学生这种专业对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邓小平同志说:“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我们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仅仅有了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是否就能把握好“干革命、搞建设”的正确方向?是否就能成为“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显然还是不能的。几十年来我们培养出类拔萃的尖子人才很少,正是由于此。北京大学原校长吴树青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注: 吴树青《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 《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第3期)其实不仅是文科,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 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因为尖子人才要以博学为基础,博古今通中外,而且能运用自如,开拓创新,才能成为“大家”、“大师”;功利主义决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办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决不能急功近利。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上述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而能力则是顺利完成学习和其他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技能和能力既有密切联系,又是不同的。一定的能力是技能形成的前提;技能又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中间环节,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注: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138页)所以, 这些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也是重要的、切不可忽视,是必需培养的,因为它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中间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形成能力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这些技能的培养还很不够,应该提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高度予以重视和加强。但是,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中间环节,不能只有基础而没有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能力,它已不只是某一种活动方式,而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素质的外在表现。上面所说的邓小平同志要求“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即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思维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