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生命进化的教育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旭东(1964- ),男,广东揭阳人,教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甘肃 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深度卷入人类生活是大势所趋,并已经显露出它能够嵌入到生命中影响和干预生命进化的能力,预示着生命进化的方式和路径有可能被改变。本能和智力是生命进化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们各自在生命进化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直接影响了教育实践。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生命进化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教育的价值将逐步回归到对生命更本质方面的影响上。为此,教育要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回归对生命生长的关注,关注生命潜质的全面提升,确保生命的终身发展,能够引导生命主动学习,开拓更加广阔的生命发展空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21)03-0073-11

      目前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如火如荼,普遍的认识是“人工智能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大有赶超人类的趋势”[1],相关研究如井喷式增长,涉及何谓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其中,从技术对社会及人的发展的影响方面的讨论居多,反映了对这个话题的关注。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会介入到生命的生长中,将对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的形态及方式、教育理论和实践等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在技术上似乎已经显示了某种端倪,因而受到广泛关注。[2]因此,不能把有关人工智能影响的讨论仅仅停留在技术的社会功用上,而是要深入到它是否能够介入生命进化、如何介入生命进化以及可能带来的效应等层面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到今天还看不到人工智能在这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还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重要技术成果,在世界面临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就无以审时度势地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依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进化是在严酷的外界条件制约下,生命基于生存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的以改变自身的形态以及机能为手段去适应外界环境的策略,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生物为了适应只能被动地“进化”。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似乎显露了它能够嵌入到生命中影响和干预生命进化的能力,人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进化做出设计和规划,而“极端缓慢的生物进化开始显得无关紧要起来”[3](P36),进化的方式和路径有可能被改变。为了能够说清楚人工智能和生命进化的关系,必须回归原点去推问生命的生长,重新解读生命,由此也就得重新审视教育。

      一、讨论生命进化的基本立场

      做任何讨论都必须以信念作为前提,这是讨论的方向。讨论与生命有关的问题的信念就是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必须得到维护。美国学者唐纳·希克斯(Donna Hicks)指出,尊严有十大基本要素,分别是接受身份、包容、安全、了解、认同、公证、无罪推定、理解、独立和责任,它们必须都得到满足[4](PP.36—37)。这十大基本要素也可以作为维护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标准来讨论。尽管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图景已有很多的勾勒、预测和描绘,普遍认识到了其对社会和人可能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但其中存在乐观论、悲观论以及顺其自然等不同观点。对此,我们的基本认识是,无论人工智能技术怎样发展,都不能损害人的尊严和价值,如果出现了与之相反的迹象,人类当然需要运用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去遏制它,而且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问题讨论的出发点。

      生命,是一个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视角去把握的范畴,各种观点和理解纷繁多样,不一而足。综观以往的讨论,相关论题关涉生命内涵、生命的社会结构和生命的建构性、未完成性与行为的动机等焦点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关涉对教育的理解。

      一是关于生命的内涵和内在社会结构的讨论。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方面和要素构成的?后天教化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尽管在这方面有很多观点,但其中能够予教育以清晰和具有可操作性指向的认识并不多。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去讨论它是由什么构成、同时又是如何生长起来的,由此来判断后天教化和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说,生命是“一个能保持自身复杂性,并进行复制的过程”。[3](P62)在生物学意义上这个认识能够被接受,它解释了生命的复杂性及其延续现象。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个界定存在歧义,其中很难诠释出生命进化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内涵,似乎生命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系统,这就无以使有关生命的复杂性的论述自圆其说。在进化论的视角上,生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各种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构建起来的,环境及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其生长的关键。这就意味着当人工智能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它就必然作为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生命的构建产生影响。

      二是生命的建构性、未完成性和行为的动机的讨论。以往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丰富的哲理和诗意表达,但对其建构性、未完成性以及人的行为的动机方面的讨论却不多。生命生长于与各种社会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建构性和开放性,不是机械地沿着某种既定的轨迹行进的现象。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对于外在于生命的社会存在,人是否有能力为了人自身进化的需要对其做出有目的性的改造和创设?这种改造和创设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三是人的行为、动机及其原因的讨论。生命的功能和力量是通过人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的,由于社会性的原因,人的任何行为都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不会是纯粹本能性的,而动机的产生则涉及更为深刻的主客观原因。因此,要改变人的行为,在本质的意义上就要从改变其所赖以生存的主、客观环境入手。

      以上这一切说明生命进化的环境和各种外部条件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生命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现象,不是自然天成之物。既然如此,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将给生命带来新的实践领域和生长的环境与条件,赋予生命以新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将不断得以开拓。因此,即便到人工智能时代,生命的进化也不可能到极限,这是在讨论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命进化时必须据持的基本立场,也是构建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学理基础。进化论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习性的改变,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用进废退的法则证明生物的某些器官由于得到经常使用而获得发展,另一些器官则因为不使用而退化。尽管这些变异现象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变化是微小的,但它所具有的代际积累效应将使物种发生变异。进化论揭示了物种进化的自然原因,其意义和价值自不必多言,它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环境变化固然是进化的直接原因,但人自身有无能力去干预或者影响进化?假如能够影响和干预,人是通过什么手段和工具做到这一点的?这在以往是个无解的话题。然而,人工智能有可能回答这个问题,它有可能影响和干预生命,进而改写进化的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