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方略的坚实基础、实践路径、理想境界 仲呈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精辟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①他还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的“四坚持”的繁荣发展文艺号召。在这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并提,足见其重要性。因此,学习、领悟、践行“两创”方略,至关重要。 一、坚实基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两创”不可能从天而降。首先,必须弄清楚实现“两创”的坚实基础何在。“不忘本来”表明了中华民族秉持的文化自信、文艺自信和历史意识。中华民族有着从未断裂的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就出现的伟大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留下的哲思华章,有着诗经、楚辞、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各个时代独领风骚的优秀文艺传统,有着“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③的中华美学精神和艺以载道、怡情养心的中华美育传统,更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传统,等等。我们理应从历史纵向上充满自信地“各美其美”,学习继承好先辈为我们创造的丰富的文艺遗产。这正是实现“两创”的坚实基础之一。且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他的小说名篇《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两创”成就,不正是与他深入学习研究编撰《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等著作时,“不忘本来”吸取的创作营养密切相关吗?应当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一脉相承地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继承。毛泽东在战争环境里强调“批判继承”,习近平在和平建设时期提出“扬弃继承”。我们既要反对数典忘祖,又要反对复古泥古,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在“不忘本来”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扬弃继承,古为今用。 “吸收外来”彰显了中华民族放眼世界、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胸怀与气度。我们尊重人类文艺的多样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独尊一样,我们要以各国之间的文艺交流超越文艺隔阂、文艺互鉴超越文艺冲突、文艺共存超越文艺独尊。要深信,中国人民的文艺梦与各国人民的梦息息相通,互补生辉,交流才能促进繁荣,互鉴才能推动发展,共存才能百花齐放。还是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他在文学、美术领域里“两创”的显赫实绩,不也与他力倡“美人之美”、绍介域外小说、研究世界版画并从中吸取创作营养密切相关吗?为大家所熟知的巴金的小说《家》、曹禺的成名话剧《雷雨》,不都明显地标示着他们成功借鉴外国文艺名著的烙印吗?我们既要防止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排外倾向,也要防止“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西化”倾向,从而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辩证取舍,“美人之美”,为我所用。 中华文艺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从时间观上看,我们要“不忘本来”“各美其美”,坚守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中华美学风范,传扬中华美育传统;从空间观上看,我们要“吸收外来”“美人之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既“立地”——深深扎根于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具有悠久优秀文艺传统的中华大地,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又“顶天”——高瞻远瞩地把天下各国的优秀艺术尽收眼底,学习借鉴,从而为不断实现“两创”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二、实践路径: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 “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都是为了“面向未来”,实现当代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那么,这种“转化”与“发展”的正确路径何在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实现“两创”的实践路径:“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④文艺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如是,文艺亦然。很明确,文化包括文艺实现“两创”的实践路径,便是“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这“两相”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文艺实现“两创”的鲜明的实践品格。